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的佈置小張大人還有什麼補充的沒有?”

張祥安說:“等等,我會待人員撤回來後在大炮射程內橫著一條一條地挖九條深溝一直排到城牆邊,城外五里之內的樹我也會全砍了拖進關內。”

王在晉問:“這是何意?”

張祥安說:“挖溝的目的就是不讓敵人的馬和楯車輕易衝到城下,砍樹的目的是避免敵人用來造攻城器具。”

高第問:“敵人不會在五里外砍樹?”

張祥安說:“當然會,我只不過想讓敵人在攻城器具被我軍大炮打壞後補充起來不那麼方便而已。”

王在晉說:“聽好了,我帶領了十萬人來,準備進攻了。”

張祥安說:“儘管來吧。”

王在晉說:“我先讓人在射程外拋土填溝。”

張祥安說:“算你兩千人不停地拋最多能填三條溝就進入大炮射程,我端把椅子坐城頭上喝茶,等你一天。”

王在晉說:“第二天我拼著不怕死用四千人輪流往前衝繼續填土。”

張祥安說:“算你一天再填三條溝,不過至少得減去一千人,因為你填溝的人進入了大炮射程之內。”

030 未雨綢繆(下)

王在晉說:“第三天我再派六千人來填土。”

張祥安說:“還是算你一天衝到城下,不過你的人至少得死三千,因為現在我的小炮能打得到。”

王在晉問:“你不射箭?”

張祥安說:“女真人著厚甲射箭沒多大用,lang費力氣不如不射。”

王在晉說:“現在我的人已經衝到城下,一要架雲梯上城二要刨牆角,你的炮打不著。”

張祥安說:“我的大炮小炮只會不停地打後面來的敵人,衝到牆下的人我準備了兩樣東西,一是滾水二是火。”

王在晉說:“大冷天的,滾水潑下來也不燙。”

張祥安說:“我把水燒滾只想水在潑到人身上之前別凍成冰,我想大冬天穿著棉甲的人被水澆透人基本也就廢了。”

王在晉說:“我每個人的頭上都頂著厚盾,可以擋水。”

張祥安說:“那樣你刨城牆的速度就很慢,這時候我就放火。”

王在晉問:“你用什麼放火?”

張祥安說:“五里內的樹都被我砍了拖進關,我估計節約著能燒半年,把你的什麼雲梯一起燒了。”

王在晉說:“我拼著不怕煙燻火燒集中力量撞開城門。”

張祥安說:“城門撞壞了有點可惜,所以我並沒有把城門關死。”

王在晉說:“什麼?你不怕我衝進來?”

張祥安說:“大城門被堵死小城門只能進人不能過馬,你幾個幾個地進來,我幾千人拿槍輪流守住應該沒問題。”

看王在晉沒說話,張祥安繼續說:“如果敵人躲在城門洞裡不出來我就用煙燻,就算敵人象狗一樣跑得飛快穿過城去,外面還有很多騎馬握刀的騎兵在箭塔下等著你,經過大炮、小炮、水潑、煙燻、火燒、槍刺還沒有馬的人,能不能在刀箭之下存活?況且我還會在內城門口立無數石樁限制敵人的行動。”

這時,倪元璐說道:“如果我是女真人,我就從海上來,不是說天太冷海上會結冰嗎?”

張祥安說:“我聽熊大人介紹了,寧遠城和寧遠關之間修有邊牆和箭塔,寧遠城頭也有炮。你來得少是送死,如果人來得多,海上的冰也不厚,一旦冰面被人馬踩塌或是被大炮打垮,從海上來的所有人就會全軍覆沒有來無回。”

見沒人說話張祥安說:“我仔細看了佈置,寧遠關、寧遠城,還有無數的箭塔和烽火墩,以及最先修建的幾十座堡壘,足以讓所有軍民都能藏好打擊敵人,再加上兩萬多野戰人馬,敵人就算不怕損兵折將進來了也討不了好。”

孫承宗問:“小張大人說在城門口立無數石樁是什麼個說法?”

張祥安說:“下官的考慮是如果敵人潮水一樣不斷湧來,我城頭的大炮小炮能大量殺敵,潑水燒火能阻撓敵人挖城牆和架雲梯登城頭。如果敵人想從小城門進來,由於城門狹窄敵人一次能進來的人有限,再安上密集的石樁就能限制敵人的腳讓其不那麼方便移動轉身,我軍士兵站立著從側邊刺殺不受石樁影響。為了避免敵人持重物毀壞石樁,可以全用鐵樁。當然再準備點滾火籠和燒紅的鐵鏈攔在城門洞裡就更是萬無一失。”

孫承宗說:“小張大人開始說城防有問題,是不是指沒有砍樹、挖溝、城內立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