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是寵物的時候
看了許多關於成長的兒童片,大體能夠分出幾類來。
第一類是大環境下的孩子,這種故事一般來說我並喜歡歸於兒童片範疇,因為多少有些沉重,即便影片可能十分搞笑,孩子的形象很是特立,但戰爭與國禍的背景多少令人有些神傷,為孩子過早的成熟而感到悲哀。這種片印象最深的自然是《小兵張嘎》。
第二種是美國的,象《小鬼當家》之類的,用孩子的思維遊刃於大人的世界,客觀上十分地好笑好玩,主觀上反襯了大人世界的荒謬,這的確應該是兒童片,但多少有些鬧劇的感覺,本人也就看個過程而已。
第三種是一些導演的童年往事,彷彿是一篇散文,透過孩子的眼睛看到了大人的世界,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變成了大人,當然,這個變化過程多少有些苦澀,《狗臉的歲月》就屬於這種型別的。
第四種兒童片比較特立獨行,三五年前風靡了整個世界影壇,那就是以阿巴斯為首的伊朗兒童片。這種片有些過分現實,一個孩子往往要解決一些現實問題,其實細想一下與年齡並沒有,但裡面由於細節把握極度真實所以當兒童的做法充分表現出來了。例如《小鞋子》等等。
回過頭來說說《狗臉的歲月》,有人將這個片名譯為《狗樣年華》。顯然,這是與狗有關的故事。
影片中有兩條狗,一條是被送到太空最後餓死的萊卡。英格瑪認為,沒有徵得狗的同意就把狗送到了太空,而且還沒有給足夠的狗糧,這僅僅是為了人類的進步。這種做法是極其荒謬的。
但很不幸,英格瑪的命運正是如此,只是他開始時並沒有意識到。
母親病了,父親在赤道摘香蕉(導演這個喙頭很是唬人)。但作為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他令自己的母親無法安心養病,沒有辦法,只能送他前往別處。
這點顯然是具有強迫性的,尤其在被送走的瞬間,他失去了母愛,所以沙灘上的那個關於母愛的鏡頭成了他永遠的記憶。
影片中第二條狗是英格瑪所養的西卡。在母親病重的時候,英格瑪與西卡共同完成了弒母的行為,當然,這麼說有點殘酷,事實上可以用不懂事來解釋。但形影不離的西卡很顯然便是英格瑪的化身,直到他來到了一個新的小鎮。
這個小鎮是一個成年人的世界,英格瑪的生活從此改變了。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成長的過程最需要的是兩種催化物,一是關於愛的解釋,二是關於性的啟蒙。
在這個充滿了童話色彩的小鎮上,英格瑪接觸最深的當然是性的啟蒙。臆想患者躺在病床上看著女人的內衣,有著小鎮最*部的女人當模特的過程,還有那個性別暫時錯位的少女球員。
說到那個少女,影片很大部分在講述了她與英格瑪之間朦朧的感覺,但在我看來,她更象一個標尺,看著她的發育與成長,英格瑪才會意識到自己也在成長。至於性的啟蒙,那個模特已經足夠了。
關於愛呢,英格瑪在這個小鎮上並沒有直接領悟到。
雖然小鎮中的每一個人彷彿生活在童話之中,叔叔是個蹩腳的門將,但卻是夏屋的製造者,還有鼓搗航天飛船的怪老頭,聽女人內衣廣告的病老頭和那個整天修房的瘋老頭。人人都很樸實,人人都很善良,但所有這些人都不能給與英格瑪愛。
英格瑪雖然生活在這如童話般的世界裡,雖然他十分的高興,但這一切都是短暫的,他還是要尋找自己的愛。
母親,再一次回到了英格瑪的視線中。
但母愛還是僅僅殘存在英格瑪的記憶,因為母親已經無法賦與他母愛了,就連他十分興奮的那些小鎮經歷,母親都不願意聽。
現實一下子衝破了童話。
母親死了,其實並不殘酷,但現實得令英格瑪難以接受,雖然他知道這是事實。
不僅僅是母親的死,關於現實的東西接踵而來。
回到了小鎮上,那個病老頭也死了,老太太也另擇新居。
尤其叔叔要求英格瑪與老太太合住去。愛,在這個瞬間完全喪失了,還好,老太太如智者般的勸慰令英格瑪心緒暫時平復了。
但成長中不僅僅有愛,還有性的啟蒙。英格瑪的標尺作為一個女孩首先意識到了性,於是,在與英格瑪的接觸中,性被進一步誇大了。
但英格瑪對性的意識還僅僅存在於好奇,這一步似乎有些突然,緊張可能也有羞澀令英格瑪不知所措。
少女在這個時候殘酷的告訴英格瑪,西卡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