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以建議孩子選擇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專案進行鍛鍊,如游泳、溜冰、滑雪、摔跤等活動。這些活動能幫助孩子克服害羞、膽小等心理障礙,戰勝困難。

孩子經常猶豫不決、優柔寡斷。你可以經常帶孩子參加一些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跳遠等體育活動。這些專案的活動對鍛鍊人的果斷性具有很大幫助。

孩子的自信心不夠強。你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如跳繩、俯臥撐、做廣播體操等活動。這些體育活動比較容易出成績,堅持鍛鍊一個時期以後,你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

孩子心理素質差,做事易緊張。你可以多帶孩子參加一些公開的、激烈的體育比賽,鍛鍊孩子冷靜沉著應對比賽的能力。

孩子好逞強,自負。你可以選擇一些難度較大、動作較複雜的跳水、體操、長跑等專案進行鍛鍊,也可以給孩子找幾個對手,讓孩子懂得“人外有人”的道理。

第六,不能溺愛,讓孩子持之以恆。

家長在對待那些有濃厚興趣但意志力不夠堅強的孩子時,應多鼓勵,制訂鍛鍊計劃,並適當地創造獎勵條件,進一步鞏固強化孩子的興趣。甚至可以採用一些懲罰的措施,從而糾正孩子不愛鍛鍊的壞習慣。

2.熱心參加家務勞動

“媽媽,我來幫你洗碗吧。”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吃飯的小雨很興奮,她急於想做點事情來表示高興的心情,因此媽媽剛剛開始收拾碗筷的時候,小雨便主動請纓了。“好啊!可是有一條,你今天洗碗了,以後的碗可都要歸你洗了。”媽媽自然很高興,勞累了一天,她巴不得能夠早點去休息一下。“沒有問題。”看到媽媽同意自己幫忙,高興中的小雨根本就沒有考慮媽媽話中的“以後”兩個字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麼。

看著媽媽洗碗已經很多次了,但真正動起手來還是第一次。“哎呀!”手一滑,碗就落到水池邊上的水泥臺上,碎了。

女兒是第一次做這個事情,媽媽的注意力一直沒有移開,她在關注著女兒。

“沒關係!小雨,你做得很好,繼續!”媽媽的鼓勵對小雨來說是最重要的,打破碗的窘迫一下子就消失了。“第一次,誰都一樣,關鍵要逐步掌握要領,集中注意力。”

小雨洗碗越來越熟練了,漸漸地,甚至閉上眼睛,她也可以把碗洗得很乾淨,放得很整齊。但是小雨的新鮮勁和耐心也逐漸消磨殆盡。

“今天我不洗了!”小雨撒嬌道。

“隨你的便,別忘了你答應過父母什麼。”

“還有碗沒用過,我明天洗行嗎,媽媽?”

“洗碗是你的事,你自己決定吧!”

“洗碗沒勁,媽,我換個活幹幹吧!”

第9章 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最佳對話模式(3)

“不行!幹完再說。”這次媽媽回答得很乾脆,直接否決。

小雨的招都使盡了,媽媽還是沒有反應。“我不洗了!”實在不想洗的時候,小雨開始*了。不洗就不洗吧,爸爸媽媽照樣穩坐釣魚臺,他們只管煮飯,洗碗的事情就交給小雨,沒有碗或者碗不乾淨,那就等著好了,反正一時半會餓不壞。廚房的碗堆了半尺高,筷子掉落到各個地方,媽媽也從來不管。“小雨,那是你的事,你答應過的,就一定要做好,這是你的責任。”*無效的小雨只好妥協:“家裡又不是有很多碗可以讓父母換著用,還是乖乖地去洗吧。”如果當時小雨“*”勝利的話,今天的她一定不是這個樣子。小雨的媽媽透過洗碗這件事,讓孩子把具有責任感的道理體驗了一下。而一旦這個觀念深入孩子的心,以後連躲的想法都沒有了。

現在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兩個看似對立實則統一的態度,這種教育態度是造成孩子勞動素質不高的重要原因。

一是把孩子放在溫室裡。這種寵愛、溺愛,把孩子當小皇帝一樣對待,是造成孩子勞動能力比較差的原因之一。

例如:有一個已經上小學的孩子,爸爸讓他去幫買一樣東西,孩子在回來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膝蓋碰了一下,本來沒有多大事,可媽媽知道了,趕緊跑上去,又吹又拍又按摩,而且淚水盈眶——如此對待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會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印象呢?

二是對孩子一方面是溺愛,同時又表現出某種專制。一方面愛得非常細緻、全面,另一方面對孩子又有種種戒律:你只能這樣,只能那樣;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一切都管。

對父母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擺脫生活事務的束縛,教育孩子參加家務勞動,幫助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