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的腦子都是比較先進的,他們就是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不會去南方受苦的,不要看南方政府說的那麼好,可是去了之後就知道了。還不如在能源集團老實的幹活呢,這邊的許諾雖然不如南方那邊來勁,但是能看的出來,在這裡幹一天活發一天的糧食一天的水。還有一個不錯的地方居住,這活動板房雖然不舒服,但是也比在南方擠帳篷好不是?況且聽說最近到南方去的人連帳篷都沒有了,那邊的人根本就沒有準備好迎接那麼多的人還一個勁的要人過去,這才是對人民的極度不負責任的。
當然了這些中東人可能打仗是一把好手。單兵作戰能力,尤其是吃苦的方面是非常的厲害的,但是這樣也得說他們的種地能力實在是太差勁了,他們根本就沒有其他的技巧,在華夏的一些農民看起來這些人根本就對不起莊稼地,李從也是無奈的拍了下自己的腦袋,這邊的人可都是不種植的,讓他們來種地。簡直就是難為他們了。所以李從立刻從國內以月薪一萬人民幣的代價聘請了一些老師傅過去教教他們,這樣才讓這邊的這個糧食基地開業了,不然的話還不知道要荒廢到什麼時候呢,原來這個地方是沙漠,可以繼續荒廢著,但是到了能源集團的手裡。這裡就是比農田還要好的地方,這些中東人的腦子轉悠的不是很快。但是學起來倒是很認真的,他們就等著李從的承諾呢。李從說過只要是第一季的糧食下來,他們每人都可以分到1000斤的能源小麥,而且集團還負責給他們賣了,賣的話按照國際零售價格,2元一斤,這樣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分到2000人民幣的,這個錢對於他們來說不錯了,三個月就可以拿到兩千元對於這些人來說就好像是做夢一樣的,如果他們知道跟他們幹一樣活的華夏農民每個月拿到六千的話,不知道他們是什麼想法了。
這邊的事情李從是不想頭疼了,交給下面的人以後,李從開始對國內的一些爵位產生了興趣,他想要建立帝國,這個爵位就真的是需要學習一下的。
爵位,又稱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貴族的封號,用以表示身份等級與權利的高低。世爵從夏商時期開始,到中華民國建立後結束。看起來在結束後的一百多年又得起來了,李從也得開始制定自己帝國的一些爵位了,所以參考這些是很有必要的。
李從看到在先秦時代,《通典。職官。封爵》記載,自堯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無子、男二等。究竟事實怎樣,並無實物資料佐證。
商制,文獻所記有侯、甸、男、衛、邦伯,均屬地處王畿之外的“外服諸侯”。殷墟甲骨資料表明:殷邦境外的“多方”或“多邦方”,常常是商王國征伐的敵國。它們的君長被稱為“方伯”或“邦伯”,如人方伯、羌方伯、盂方伯、周方伯等。殷邦邊境和邦境內的君長,被分別稱為侯、伯,如杞侯、犬侯和井伯、宋伯等。它們是商王國的屏藩,常受商王之命征伐多方,商王亦往往派兵助徵。方伯和侯、伯稱號的不同,反映了這些君長與商王關係的親疏差別。有的學者認為,商代甲骨文或金文中的“田”和“子”、“男”也是爵稱,目前尚無定論。
周代,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均世襲罔替,封地均稱國,在封國內行使統治權。各諸侯國內,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國等置執圭、執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對封邑也可以行使統治權、唯受命於諸侯。
依據《孟子。萬章篇》所述:“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廢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實行郡縣制,出現了有別於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徹侯、君等。這些新設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襲。
文獻反映的先秦爵制是否準確,學者尚存異議。但參照甲骨、金文資料,可以肯定的是:夏爵制不詳。商制細節難明,只有西周至戰國時期的爵制尚可大致判明其爵稱與爵序。
秦朝,繼續使用自商鞅變法後定下的自公士至徹侯二十等爵(共二十級:一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