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及影評人都簽訂了合約,允許IMDB轉載發表他們專業影評,但這些都一般要在24小時候才會陸續出現。
但是爛番茄則允許普通觀眾和專業影評人直接發發表影評,並且根據影評的多寡和分數給予電影分值。由於兩套規則的不同,主流電影在爛番茄上個比較受追捧,而嚴肅題材則在IMDB上比較受歡迎。有媒體調侃過,IMDB是奧斯卡獎,而爛番茄則是人民選擇獎。
傑德看完IMDB的分數和爛番茄上的爆米花指數及番茄指數後,便安心地關掉了電腦。雖然《碟中諜》不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但至少它是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傑德很高興地給吳宇森發去了簡訊,恭喜他重新踏足動作片便取得了成功。
“這是一部別具風格的間諜題材動作片。”《洛杉磯時報》在《碟中諜》公映後第二日偏刊登了影評文章,“吳宇森被譽為是亞洲最會拍動作片的導演,但是他在好萊塢的發展並不那麼順利,直到他去年的《勇敢者的遊戲》才獲得了成功。據說吳宇森和銀河電影當時的約定就是,如果《勇敢者的遊戲》未能成功,那麼吳宇森將不會得到《碟中諜》執導筒。但是幸運的是,吳宇森用他那極富天才的想象力和極具美學的鏡頭感為我們打造了一部精彩刺激的冒險電影。而在《碟中諜》裡,當吳宇森重新回到他所擅長的動作片領域時,他已經不再是昔日的吳宇森了。銀河電影最初就說過,‘《碟中諜》是一部不同風格的間諜片’,而吳宇森也的確做到了。電影裡幾乎沒有一般間諜題材動作片裡常見的暗殺、槍戰、追車、爆炸以及炸燬各種建築物的場景,而在這裡體現的卻是特工們之間的分工合作和間諜人員的智慧冷靜,當然,還有電影裡層出不窮的新穎卻真實的間諜工具。”
《洛杉磯時報》作為全美髮行量第二大的報紙,同時也是美國公信度最高的三大報之一,這個影評對於《碟中諜》是非常推崇了。事實上,推崇《碟中諜》的除了《洛杉磯時報》之外還有《芝加哥論壇報》。
《流暢的畫面剪輯和精彩的動作設計》,這是刊登在《芝加哥論壇報》上的《碟中諜》影評。很顯然,這位影評人是一位非常愛好動作片的觀眾。他沒有去分析《碟中諜》和《007》之間的區別,也沒強調《碟中諜》各種創新的間諜工具,他只選擇電影中“黑窖竊密”和“隧道追殺”兩個場景進行評論。“吳宇森和他的夥伴們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幾乎無法突破的黑窖,但是他還是讓心愛的間諜漢特在一個不可能的情況下完成了竊密任務,還這無愧於‘不可能的任務’(碟中諜英文譯名)這個名字。黑窖裡最引人注意的恐怕是吳宇森那天馬行空的各種創造,或者是讓雷諾和湯姆克魯斯那精彩的演技,但是要凸顯這一切卻需要攝影和導演的努力。為了凸顯湯姆克魯斯從天而降的困難,吳宇森讓他攝影師也學著湯姆克魯斯從天而降進行拍攝……而在隧道追殺這段戲碼中,雖然吳宇森講解這是利用綠幕技術拍攝成功的,但是中間角色之間表情的切換,特寫與遠景的蒙太奇效果卻是吳宇森團隊努力的結果。或許每一個觀影的觀眾都在歡呼湯姆克魯斯演活了另外一個間諜,但請不要忘記吳宇森的努力。”
“本埠導演吳宇森在荷里活新片《碟中諜》首日公映大獲成功。”亞視《六點新聞》。
“香港導演吳宇森新片《碟中諜》在美公映反響熱烈。”中視《世界新聞報道》。
與此同時,華人世界也對吳宇森的新片給予了厚望。而博偉國際也早料到了這個結果,就在北美市場公映後不到兩天,《碟中諜》也在臺灣、香港、日本及韓國公映。而此時有一箇中年人在新華社香港分社的辦公室裡看著報紙,“那個謝爾曼真的對我們很友好?”
“應該是的。”有人回答,“他的新片中極少抹黑華人,而且他外公也是一位抗日英雄,因此他對中國並不是一知半解。我這裡有一份他未來對亞視的期望,他會特意開闢一個衛星頻道對我們播出節目。不過讓我意外的是,他並沒有打算向我們播出新聞節目,反而他打算播出的一些歷史人物專題節目,此外就是一些音樂、電影和自然探索節目。據說就是在他的影響下,維亞康姆集團的總裁雷石東也在調整未來對華電視節目的方向。”
“那還真是有趣。”這個人點了點頭,“林家那邊好接觸麼?聽說他們對蔣家更親近一點?如果林家不好接觸的話,我們可以想辦法直接透過韓國人的關係和他接觸。”
“那是林家的老一輩,現在掌管亞視的林建嶽並沒有明顯的政治傾向。”那個人繼續解釋道,“這次我們希望和謝爾曼建立聯絡,未來好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