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後觸發了整棟大樓的火警。

此時觀眾才想起來,原來他們剛剛是以消防隊員的身份進入大樓的,所以此時穿著消防隊的衣服自然可以大搖大擺離開。影評人也對這個情節設定很滿意,按照一般好萊塢商業片必然大小兩個高。潮的設計,在片子放映一半的時候丟出這個小高。潮自然是符合要求的。

不過影評人很想看看,既然小高。潮都這樣了,那麼挨著片尾壓軸登場的大高。潮又該如何設計呢?

隨著情節的推進,觀眾發現原來漢特和後來的情報機構其實並不是那麼相處容易,而且後來的這個情報機構正是導致漢特團隊全滅的罪魁禍首。為了替自己的隊友們報仇,漢特向這個情報機構發起了報復。但是原本合作過一次的讓雷諾此時就成了漢特的對手,兩人的你來我往到最後的追逐戰讓觀眾們看得如痴如醉。

在小小的火車隧道里,火車裡是漢特要追逐的目標——情報機構的女頭子,而漢特此時正在火車上被雷諾追殺。最不可思議的是,雷諾居然開著小型直升機在追殺漢特。當然,實際上這段場景是在綠幕前拍攝的,有了工業光魔的特效支援,因此場景看上去更加真實了。

但是饒是在綠幕前拍攝,阿湯哥還是吃了不少苦,因為為了拍攝這段場景,吳宇森除了動用了一臺軌道攝像機和兩臺搖臂攝像機之外,更是有兩臺手搖攝像機跟著阿湯哥。搖臂和軌道車的出現其實就是為了替代手搖攝像機,因為攝像機不能有輕微晃動,所以才有了搖臂和軌道車。可是手搖攝像機的好處在於可以任何角度切入拍攝,結果吳宇森為了後期剪輯的需要,先是用軌道車和搖臂拍攝了好幾遍,然後再用手搖拍攝了好幾遍。因此阿湯哥和雷諾不得不用了好幾天的時間來拍攝這段場景,但是最終出來的結果卻頗為驚豔。

吳宇森設計出來的畫面感和流暢的剪輯配合在一起之後,這一段的打鬥變得格外漂亮,一個個彷彿舞者般在生與死的邊緣用生命在舞蹈……

92碟中諜備受好評

隨著網際網路在美國的流行;1990年成立的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也成了不少人的重要參考指標。而傑德在1995年的時候以先鋒互動娛樂集團的名義收購了IMDB;並且將這個網站打造成了一個非常專業的電影資料庫。

IMDB在後世之所以成功就是賴以它那套繁瑣異常的評分系統,雖然每個人都是1到10分的投票;但不是每個人的投票都是和自己的分數一模一樣。IMDB會根據會員的註冊年限、活躍程度和觀影程度進行一定的加權,這樣讓分數更加符合客觀實際。而傑德在收購IMDB之後更是提出了一個新的權重指標;就是追蹤使用者的投票習慣;將他喜歡和厭惡的型別給標記出來,當他再次評分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平算他的喜好程度給予一定的權重值,使得IMDB的分數更加符合習慣。同時傑德也關閉了IMDB備受詬病的自由編輯工具,使得一些專業的資料必須交由專業的編輯去新增。

之所以傑德要將IMDB這麼專業化;在於他去年年底推出的另外一款電影評分網站——爛番茄。在那個時代;IMDB和爛番茄領導了歐美網路影評的最主流聲音。如果說IMDB是影評界《華盛頓郵報》的的話;那麼爛番茄就是《今日美國報》。爛番茄的評分是最直接的,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一人一票,公平合理。不過傑德還是參照了爛番茄後期的改革,將番茄指數和爆米花指數分開統計,番茄指數屬於認證的影評人,而爆米花指數則屬於一般的註冊使用者。

除了這兩個電影評分網站之外,傑德還收購了Box Office Mojo,一家專門統計票房的網站。這個網站雖然比較低調,但是卻是許多業界人士的最愛,因為可以查詢到許多重要資料。由於這三家網站和傑德的先鋒互動娛樂都是非上市公司,因此並沒有知道之間的聯絡。

在IMDB上,《碟中諜》的分數在上映之後立刻飆升到了7。8分,不過傑德知道這個分數最後是會下降的。通常情況下,隨著電影的上映,分數是逐步下降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時間衝上網站投票的都是極端觀眾,要麼是極度熱愛這部電影,要麼就是極度厭惡這部電影,所以這個時候的分數屬於比較衝動的分數。隨著觀影人群的增加,越來越多理智的分數出現,才能讓整個評分更加合理。

除了分數之外,還有不少人在這裡分享自己的觀影感受。和爛番茄不同,IMDB的觀影感受分享只能提升使用者的經驗,對所評價的電影並沒有分數加成。當然,最重要的是IMDB和主要的娛樂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