孃家人口重,咱也不少,心裡一樣的。”
“我笑大嫂還有一句話。”
“啥話?”
大嫂停下筷子,一臉的疑惑。
曉竹沒說話,臉先紅了。
“看看,啥話?當時順嘴說,過去就忘了。”
“你還說:少了好。人多好做活,人少好睡覺。人家地少的沒地的,深冬臘月那個不滋潤,雖說沒有咱寬裕,可跟著碌碡過個年也是興興的。”
“哈哈哈……”
“咯咯咯……”
“就是這話,冬閒冬閒,咱閒過?整整一個冬天,拉糞拉土,眉毛上掛霜,像白鬍子老漢。你大哥哪兒睡過個好覺,平常牲口草料呀,圈溼呀幹呀。棉花、玉米,麥、穀子、豆子……麥地耪草呀、犁地呀、種呀……唉!比對自己娃操心。咱真得感激他三大,讓人家抄個叮噹光。還揚了名!保上不派款,甲上不攤費用。有你孃家這頭牛,咱手捎撩著過日子。頭門關牢,二門閉緊,炕燒熱,扯長拽展睡覺!”
興娃好像從來沒見大嫂說話這麼流暢有力。大哥嚼著饃,喝口米湯,不急不慢地說:“吆麻雀,咱不會;擲骰子,咱不愛;抹花花,記不下;蹲牆角曬太陽,咱先人見不得。弄啥,不能閒的光睡覺麼!淘字。不顯眼,不沾地,不惹人,對,淘字。”
“淘字?”
“淘字!”
“大哥咋淘字?”
曉竹紅樸樸臉上,閃過一絲驚喜。
“三國演義呀,水滸傳呀,七劍十三俠呀,金鐲玉環記呀……”
“咱家有?”
大嫂瞪眼問大哥,也許她覺得大哥說狂話。
“有的有,沒有咱還搜尋不來?”
“大哥,不用搜尋。我爺有,我倆去揹回來。”
“老人給。”
“看了給他還麼!要說淘,我的字就是淘出來的。我爺老腦子,不讓女娃上學,我們也淘字。”
大哥眼裡習慣的放出嚴厲的光瞅興娃。興娃瞅的無所適從。他倒羨慕曉竹,大大咧咧,滿不在乎。
“你看看,你看看,人家曉竹女娃,都能看三國、水滸,……你……”
“你別說他四大,你呢?急頭拌腦幹農活,早上跟星星起,晚上跟星星睡。一家大小沒時沒晌,沒秋沒夏,哼,那有空兒看書識字,認幾個字也忘光了!忙個啥?”
大嫂替興娃說了話。興娃緩了口氣。
“別看人歪,人歪有歪的本事。”
大哥這話曉竹聽不出來頭,大嫂和興娃心裡明白。
吃罷飯,大哥說:牛不要他兩口子操心,準備些禮性,去河北看看周幹大。
“禮拿重些,西風酒,條子肉……牛頭都讓人割了,甭在乎牛尾巴!”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十章 日冷心寒(3)
第十章 日冷心寒(3)
聽到院門響,大哥在牲口房問:“誰?”
興娃遲疑了一會回道:“我!”
“把門關好,以後晚上不準出門。”
大哥話是對的,最近地方上亂得很。中央軍,保警隊,土匪,搶糧,搶錢,搶布匹,搶牲口……天天夜裡有槍聲。在涇河灘還打死過兩個人!
“對!”
大哥上過私塾,比興娃認得的字多,只是多年不摸書生疏了。《水滸》上的字,他上下字相連,把中間字估摸個八成。實在估摸不出就問曉竹和侄兒,把攔路虎也就踢到一邊了。
“大哥,你蒙的還準的很!”
“響鼓不用重捶,靈人不用細提!認字不認字,先認半個字。兩熟夾一生,油餅就大蔥。”
大哥在大嫂面前故意顯出驕傲。
大嫂捂住嘴吃吃的笑。曉竹說大哥這人隨和。興娃心想:不隨和過去了,當然留下隨和了。
“你不服氣,你也來試一試。”
大哥手指揭開的書,逗大嫂。大嫂不說話,鼻子眼都是笑。
“別得能,我要念過“三字經”、“百家姓”,……比你強。”
“你能念狗經!”
大哥心閒了,臉不沉,腳不重,對人確實隨和了。
牲口房只有那頭大犍牛臥著倒沫,大哥偎在房角的炕上,掩門擁被,就著油燈看書。興娃覺得大哥這人了不起,就是大嫂說的:“學你大哥,能立也能坐,能吃稠也能喝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大嫂狠不得把大哥的本事,嵌到興娃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