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敬畏和被動服從的影響力相比,它的穿透力要來得更深入、更長久。
榜樣是人們行動的指南和楷模。成語“為人師表”;就道出了高尚人格的導向作用。榜樣是螢火蟲;指引著人們前進;榜樣是火藥;其內部能量的釋放會發出巨大的光和熱;榜樣是火把;照亮旁人和周圍的一切。總而言之;榜樣能給人造成一種時勢;凝聚人心;透過感召而使某種高尚行為獲得眾人的響應;從而改變社會成員的共同意識和普遍心態。不同時代社會推出的道德楷模;以他們的言傳身教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實施正確的道德行為;做出正確的道德抉擇;促進了社會良善風尚的形成。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格魅力之所以具有強大的效仿力;就在於榜樣具有典型性和先進性;是一面時代精神的旗幟;得到了社會的認同;對廣大人民群眾具有典型的示範作用。在他們影響下;社會上才出現了一大批先進人物;實踐德行才成為一種時尚。
能成為榜樣的人;必然是那些道德特別高尚、品性特別純潔和意志特別堅強的人。有德者以其人格魅力;或似洶湧的瀑布奔流而下;或似春風細雨滴滴滲入;對周圍的人和社會產生強烈的感染;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他們每一個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像磁石吸引鐵塊一樣召喚人們;在人們心中激盪起波瀾。“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品德完美;自然深深吸引周圍的人向之靠攏。柏格森指出;偉大的道德人格“撥動我們內心的生命;我們感到它後來完全滲透了我們;我們也希望做他的門徒;暫時把我們託付給這個人格”。於是;勇敢者是怯懦者的鼓勵;誠實者是說謊者的鞭笞;勤奮者是懶散者的明燈;同情者是冷漠者的燃劑。
在平時盡心盡職的行為和生活中;崇高人格不僅成為信賴和尊重的根源博得人們的敬慕;而且其一言一行中閃爍的品德之光和人格光輝;能夠感化、薰陶和啟迪他人;銘刻在每個人的心靈中;給人以示範;引人追隨;化為他們的行為準則和習慣;從而在生活中蔚然成風。歌德說;道德高尚的人透過偉大的事業或偉大的學說顯現他們內在的美好品格;然後以這種“天性”所展示的美贏得人們的熱愛;強有力地引導人們去敬重和仿效。
1965年秋,甘肅省天水縣花牛寨生產大隊的社員們給毛澤東寄去一箱他們自己產的蘋果,讓領袖與自己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不久,他們便收到中央辦公廳的一封信,還有元錢。錢是毛主席親自交代寄的。信中說:“中央早有不收受群眾禮物的規定,請你們以後不要再送,現匯去人民幣44元8角2分,請查收。”後來,這封信被花牛寨人刻成了碑,高高地豎在村口上,以教育子孫後代銘記這件事。對於外賓送的禮物,毛澤東也是如數讓工作人員登記上交,從不留一件。對此,身邊工作人員曾勸說毛澤東:“反正這些禮品是送給您的,您吃了用了都是應該的。”不料,毛澤東作了這樣一番解答:“這個問題不是那麼簡單。黨有紀律,這些禮物不是送給我個人的,是送給中國人民的。中國不缺我毛澤東一個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檢點,隨隨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長們、省長們、市長們、縣長們都可以拿了,那這個國家還怎麼治理呢?”20世紀60年代初全國鬧災荒經濟困難時期,他老人家告訴身邊工作人員:“我不吃豬肉和雞了,豬肉和雞要出口換機器。”從那以後,他半年多不肯吃一口肉。青黃不接的季節,他老人家常常是一盤馬齒莧,便充為飯菜,幾個烤山芋,也能頂一天。此情此景,常常令身邊工作人員熱淚盈眶、感動不已。這就是中國人民衷心愛戴的偉大領袖,他始終認為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給的,不能用來謀取任何私利。在推薦人的問題上,他不僅對“薦人未果”保持平和的心態,不擺架子,不耍權威,而且支援用人單位堅持按標準選人用人;在執行黨的紀律上,他帶頭不享受任何特權,不接受任何禮物。在日常生活中,他與群眾同甘共苦,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這一切無不昭示著毛澤東位高不忘本、功高不自居、權重不謀私的高風亮節,從而贏得了中國人民發自肺腑的無限愛戴和崇敬,帶來了清新優良的黨風和社會風氣。
第四章 良好人格的主要特徵
第四章 良好人格的主要特徵
什麼樣的人格是良好人格?很難用簡短的幾句話概括。具有良好人格的具體人物各有值得稱道之處,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特點。但是,凡被人們公認為良好、優秀的人格,不管其具體表現形式如何,為人處世風格如何,均具有共同特徵。一些人因具有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