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理解,往往不需要長時間的溝通便可以很好的執行其意圖。因為成員們總是以精神領袖為榮,便會關心他的一切舉措,從而使得成員更加了解他的行為特徵背後所蘊藏的含義。作為團隊舵手的精神領袖有著其特殊的作用。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某人自己本來有份很好的職業,收入不菲。但他總想幹一番自己的事業,於是發起成立了一個私營的合夥企業,而在當時所謂的企業裡一共只有3個人。這個企業的前5年非常艱難,每個人甚至連一分錢薪水都拿不到。由於他的風範和能力深深地被另外兩人所折服,他們一起走過了創業中最艱難的5年,終於走出困境迎來企業的迅速發展。在這五年裡,另外兩個合夥人都說,儘管當時眾親友竭力反對,但總感到有股難以言狀的力量在支撐著自己團結在這個創業團隊中,那就是現今董事長的人格魅力。無論在多麼困難的時候,總是被他的精神所感染,相信他一定能成功,就這樣風雨同舟挺過來。20世紀50年代,黃河發大水,衝歪了鄭州一座鐵路橋。當時由於技術力量所限,有人想了個土辦法,提出組織上萬人用纖繩把橋基拉正。周恩來總理批示:“可以試一試。”拉縴的當天,總理突然來到現場,萬人向敬愛的總理歡呼。總理說:“這裡沒有總理,只有縴夫!”說完,脫下外套便加入了縴夫的隊伍。見此情景,群情激動,大家高喊:“總理,不能啊!”總理又說,“這裡沒有總理,只有縴夫!”此刻,眾縴夫一齊跪下,不讓總理拉縴。總理還是那句話:“這裡沒有總理,只有縴夫!”,勸大家一齊來拉縴。在總理的親自帶領下,人們終於創造了奇蹟,用人工的力量把橋基拉正了。一個團隊的核心人物所具有的人格魅力,就是這樣把團隊成員的精神緊緊地凝聚在一起,使整個團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創造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蹟。

人格魅力所迸發的榜樣感召力不令而行。為官者如果只靠權力去壓服眾人,下屬雖然表面上聽你的,實際大家都是在“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地應付你,甚至背叛你,正像孟子所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因此,一個領導者如果只會使用權力去管理,其部下很多人的聰明才智,都要被權力剝奪殆盡。大家雖然規規矩矩地聽從指揮,令行禁止,但只是敷衍了事,根本談不上責任心和主人翁精神。相反,領導者如果能夠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和吸引部下,有一種天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家配合都非常默契,對為官者在不在單位,在不在身邊,也都不很在意。因為他們知道,為官者一定在為單位的發展,做著更多更重要的大事情。大家都會把單位的事,當作個人私事一樣來認真完成,把幹事業當成是自己生命的組成部分。領導吩咐過的事也好,還是沒有吩咐過的事也好,領導在也好,領導不在也好,大家都會認真地去幹好,而且不圖回報。就是領導在單位了,也會和領導打成一片;領導不在了,就會把自己當成這個單位的領導,主動承擔責任。在大家心目當中,這種領導的頭銜不只是上級委派的,而是自己覺得這個領導可親可愛,跟著他幹能夠成就一番事業,有發展前途,因此心甘情願地跟著他走,聽他的話。這正是“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有的領導幹部之所以在廣大幹部群眾中威信高、影響力大,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自身模範作用好、人格魅力強。否則,“臺上他說,臺下說他”,說話辦事怎麼會有影響力和號召力?一個好的管理者,一個真正能夠對團隊負責、對下屬負責的領導者,除了擁有相應權力和具備與這些權力相適應的能力之外,必須具備良好的個人品質,具有人格魅力。也就是說,權力的擁有者,應當具備與這些權利相適應的感召力,只有擁有強大的感召力,才能一呼百應,令行禁止,而感召力的產生,來自一個人的品德、情操產生的一種親和力。許多時候,許多情況下,領導者個人品德、情操產生的親和力,與權力的效力成正比。親和力越強,權力之效力越大。正因為如此,自從盤古開天地,歷代都倡導領導者必須加強個人修養,必須注意養成優秀的品格;都推崇領導者以德服人,推崇團隊領導者公平、公正地為人處事,推崇權力擁有者光明正大,胸襟坦蕩,勤政廉潔。

人格魅力所具有的深刻影響力潛移默化。人格的力量以其高尚品質、善良行為吸引、感召他人;成為他人效仿的一種力量。領導者的管理不在於喋喋不休的說教;而重在示範;不靠美麗動聽的言辭;而更靠榜樣的帶動。榜樣往往有著比書本更大的教化效應;在其作用下;被影響者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為心悅誠服的效仿。與那些透過各種強制性外力使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