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敘事藝術,電影界當然也應該存在“科學電影”(不是科教電影)這麼個門類。筆者在此也舉上幾例:汪志在《論科學小說》曾經感慨:四大發明誕生時,如果有文人在場,將過程寫成小說多好。實際上,八十年代中國確實誕生了一部名叫《畢昇》的電影。只不過年代久遠,筆者對劇情已無記憶。
在筆者看過的“科學電影”中,2001年上演的《詹天佑》特別值得一提。該片由上海電影集團和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聯合攝製。詹天佑以中國第一位鐵路工程師而聞名。他的堅定支持者又是袁世凱。編導很容易把這樣一部戲拍成反映政治鬥爭、或者體現民族精神的電影。然而,這部電影的主旋律卻是科學。幾大塊情節:京張鐵路、京漢鐵路建築等等,編導都製造了引人入勝的懸念。而這些懸念又都由於技術問題產生,拍攝內容又完全符合當時鐵路工程技術的條件。
其中最令筆者佩服的,是在京漢鐵路洞庭湖段的施工中,詹天佑與某外國工程師的鬥法。這種情節很容易被處理成“華夷之爭”,用來體現“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而編導卻始終把雙方矛盾限定在科學範圍內:那個外國工程師的失敗,是因為他不尊重科學。同時,影片中還特別設定了另外幾個外國工程師角色,他們出於對科學的尊重而支援詹天佑的設計。這段情節的核心是一場施工方案辯論會,對白精彩紛呈,情節緊湊激烈,從電影敘述角度很成功。而其中包含的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