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部分

,浪漫主義強調“表現”重於複製現實,也是科幻文學的根本出發點。

第三節:科幻文學與現實主義

赫喬威爾斯與另兩位作家約翰高爾斯華綏和阿諾德,貝內特並稱為本世紀初英國小說中的現實主義三傑。《威爾斯科幻小說全集》序言,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這個定論可能會讓科幻迷大吃一驚。但它完全正確。威爾斯確實在科幻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兩方面,同時達到了高峰。

表面上看,科幻文學與現實主義截然不同。但實際上,它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科學實證主義原則。只不過,在科幻文學那裡,這個原則是公開的,而在現實主義文學裡,這個原則是隱含的。

現實主義文學在十九世紀奠定基礎,其動力之一就是現代科學的發展,導致全社會科學意識的普遍提高。在此之前,古典現實主義作品少不了融入些鬼神情節。《三國演義》、《紅樓夢》和《水滸傳》是這方面的代表。而現代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則肯定不會跨越這個界限。對於今天的現實主義文學來說,雖然具體某位作者未必體會到這個原則,但他們在實際創作中,是明白“現實”與“超現實”的區別的。而出版商、編輯們在組稿時也能清楚地區分這一點。

除了這個關係外,兩者在寫實風格上也是一脈相承的。科幻文學在題材上是虛幻的,但在細節上是寫實的。那些不存在的人、物、事都被要求去逼真地描寫。在前面“象徵主義科幻”中,筆者曾經分析過,傳統象徵主義取材於日常生活題材,以虛幻的筆法寫真實的生活。而科幻本身就虛幻,所以極少有人再用虛幻的筆法來寫。和這個結論相對照。絕大部分科幻作品正是用寫實,甚至高度寫實的手法,表現虛構的內容。衡量一部科幻作品是否優秀的前提之一,便是能否在細節上把想象寫實。

人們一向覺得,只有“現實主義”作品才能夠準確地反映社會現實。這是一個極大的誤解。現實主義文學在反映“現實”時,有一個重要的兩難境地,那就是真實性與悲觀主義的矛盾。一方面,挖掘現實問題較深的作品往往悲觀主義色彩濃厚,令人感覺陰暗。另一方面,如果某個社會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本來就沒有被解決,作者在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裡把它“解決”,作品就會顯得“不現實”。而科幻文學則可以避免這一點。因為任何現實都是未來的萌芽。作者完全可以充分地揭示現實問題,而把解決過程放在未來,把深入揭示現實和樂觀主義精神結合起來。

其實,如果單單提倡反映現實,那麼現實主義文學存在的理由便日益薄弱。現實主義文學面對著兩個競爭者。一是日益發達的新聞媒體。在反映現實的速度和內容的豐富方面,現實主義小說無法與之相比。第二是日益專業化的社會科學研究。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和解釋問題的科學性方面,現實主義作品也無法與專業的社會科學研究相比。在現實主義達到頂峰的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它的這兩個跨行業的競爭對手都還不發達,再加上政治環境的高壓,許多國家的作家希望用小說來反映現實。而在當今時代,這些理由正在消失。所謂當代文學的困境,更多的是當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困境。從長遠角度看,“表現”作家自我的文學肯定要佔據上風,這幾乎是由社會分工來決定的。而科幻文學正是這樣一種文學樣式。

當然,現實主義不可能走向滅亡。永遠會有大量的讀者,想從小說中看到現實。當今社會是個高度分工的社會。各個行業的人之間彼此不瞭解。甚至家人、鄰里、多年老同學,一旦隔行,便如隔山。這也給傳統現實主義提供了一大出路,就是細化地描寫各行各業。前面提到的商戰文學、科學小說、環境文學,都是現實主義文學細分的結果。從這個角度講,現實主義將成為一系列型別文學的母體。

第四節:科幻文學與未來主義

未來主義是二十世紀初期興起於歐洲的藝術運動。這個運動的代表人物認為,大規模的機器生產,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已經使世介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機器文明使速度和競爭構成時代的基本特徵。文學藝術的使命應該是勇於探索未來,面向未來,從反映停滯不前的現實,轉而反映新的現實和價值觀。

從作品層面上看,未來主義主要集中在繪畫和詩歌上,因此與以小說為主的科幻文學缺乏直接的可比性。科幻文學本身的理性成份也與未來主義的虛無思想有本質不同。未來主義把速度、力量等運動形式抽象出來予以表現的作法,更與現代科幻小說無關。但總得來說,我們可以仍然把科幻文學當成在未來主義原則影響下創作的一種文學形式,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