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合作出版科幻小說,逐漸開啟科幻圖書市場。2004年,《科幻世界》編輯出版的長篇科幻小說《天意》(錢莉芳著)發行量超過八萬冊,創十年來大陸科幻圖書發行量的紀錄。目前,《科幻世界》雜誌社的年營業額達到數千萬元,超過絕大部分主流文學刊物。
科幻文學的另一陣地《科幻大王》長期保持在數萬冊的發行量上。2001年,《科幻迷》雜誌在哈爾濱創刊,後改名為《幻想》。該刊以介紹歐美動漫為主,兼發表科幻作品。成為另一個主要的科幻園地,期發行量超過三萬冊。
在北京,《科幻畫報》創辦於2002年,以8——14歲學生為讀者物件。主要以漫畫為主。後來,他們又創辦了《科幻文學秀》雜誌,將讀者定位調整到18——22歲。以發表網路上的科幻文學為主。
福建人民出版社經過長期準備,於2004年推出了專業科幻刊物《世界科技博覽》。現已出版四期。他們於2004十一月底,在福建召開紀念中國科幻百年活動,邀請幾十位不同時代的科幻作家、翻譯家與會,共商辦刊大計。在圈內形成了一定影響力。
另外,曾經編輯過《智慧樹》的天津新蕾出版社在世紀之交時推出了又一本科幻刊物——《科幻時空》。國家海洋局下屬的海洋出版社也在2000年嘗試恢復他們的老刊物——《科幻海洋》。不過這兩份刊物都在進行了幾期試刊後,由於各種原因夭折了。
除此之外,一些科技類、少兒類刊物長期開辦科幻專欄。其中,上海的《少年科學》、天津的《青少年科技博覽》都堅持了許多年。其它如《中學生百科》、《青少年科苑》、《大科技》、《科學大觀園》等雜誌,都曾經舉辦過科幻欄目。
上述這些專業科幻刊物和科幻專欄加在一起,每年可以發表數百篇原創科幻小說,大大豐富了中國科幻小說的文庫。美中不足的是,上述科幻刊物都來自科普陣營,或者是少兒讀物,目前還缺乏一本來自主流文學陣營的科幻文學專業刊物。
第三卷:中國科幻文學史 第八章:新世紀新希望新危機(4)
第四節:其它新氣象
2000年前後,作為最有代表性的“科技體驗”,網路技術爆炸式地進入人們生活,將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人捲入了一個新世界。如今,中國已經擁有世界第二大網民隊伍。由於網路生活本身便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礎之上,網路和電腦的愛好者有許多也是科幻小說的愛好者。他們或者建立專門的科幻網站,或者在綜合文學網站裡開設“科幻文學”一欄。短短几年的時間,科幻文學已經在網路世界裡擁有了在真實世界裡難以企及的地位。成為網路文學主要組成部分。
大型入口網站紛紛開闢了科幻欄目。“Tom。”在“文學”和“科技”兩個欄目下均設有科幻專欄。“搜狐”網站的科幻專欄也有很高人氣。“網易”網站曾經在2000年初於首頁上連載過兩部科幻評論著作:香港李偉才的《超人的孤寂》和一位日本科普作家寫的《幻想的科學世界》。9:11以後,新浪網曾經在首頁上連載一部描寫細菌恐怖襲擊的科幻小說。2003年又為鄭文光去世設定了大型新聞專題。
在一些著名的大型中文文學網站中,科幻文學也是重點欄目之一。“榕樹下”網站開闢有“科幻之城”專欄。“起點網”上的科幻欄目也很受網友重視。其它如“清韻”、“黃金書屋”、“E—書時空”、“書路”、“白鹿書院”等等,都開辦有科幻欄目。許多時候,新收集的科幻文學電子稿還會在首頁上重點推薦,取得廣泛影響。
現在,如果你用幾個主要搜尋引挈搜尋“科幻”一詞,你可以得到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個結果。“COOCEL”為629000、“百度”為7230000!,“新浪”為542387、“3721”網站為2660669。如此龐大的搜尋結果,說明科幻在網路世界裡找到了突破口,可以繞過傳統媒體的忽視,爭取到世人的注目。
至於網路上專門的科幻文藝站點,如今已經有數百個,這裡彙集了大量科幻文藝資訊。許多科幻動態都是最先由科幻網站公佈出來的。其中最有影響的有“科幻世界雜誌社網站”、“飛騰桃花源”網站、“中國科幻資訊網”、“科幻網”,“科幻基地”網,等等。
而在最近幾年倍受關注的網路作者中,也有一些“網路科幻作家”。他們最先在網路裡發表自己的作品,然後才受到平面媒體的重視。甚至一直以來,他們在網路世界中的影響力,都大過在平面媒體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