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
或許在愛好軍事的科幻作家眼裡,只有那種槍對槍、炮對炮式的戰術,才是真正的戰爭吧。而象美國狂湊伊拉克那樣的戰爭,即使贏再多次,也體現不出應該有的勇士精神。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軍事科幻作品就特別反映了這種對白刃精神的留戀。
劉慈欣是一位資深的軍事愛好者,曾經在中越前線的戰壕裡親眼目擊戰爭的殘酷。不知是不是出於這個原因,他在自己的軍事題材科幻小說裡,堅持要把戰爭條件還原到二戰水平,描寫那種能看得到對手的激烈撕殺。
在《波斯灣飛馬》中,美國用先進武器將伊拉克打得大敗,最後,伊方竟然派出三萬名經過基因改造的飛人,以血肉之軀加上衝鋒槍、手榴彈,突破美國航空母艦叢集的防守,徹底擊潰對方。在《全頻道阻塞干擾》中,北約軍隊大舉入侵俄羅斯。由於北約方面電子技術的領先,俄軍雖然有大量的常規武器,但仍舊節節敗退。關鍵時候,俄羅斯科學家米沙駕駛“萬年風雪”號太空聯合體衝進太陽,誘發巨大磁爆,將地球上的所有無線電通訊全部干擾。於是,戰爭恢復為常規武器間的直接較量,俄羅斯最終憑著武器數量上的優勢贏得勝利。
在長篇科幻小說《超新星紀元》裡,這種創作意圖得到最突出的表現。一顆超新星在距地球極近的地方爆發了。受輻射影響,所有成年人都將死去,只餘下最大十幾歲的孩子延續人類文明。各國的成年人都抓緊時間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孩子,這中間就包括軍事知識和技術。
小說後半部分,世界各國的孩子們把先進武器拿出來,擺到南極的荒原上玩戰爭遊戲。在這裡,作者給了我們一個信服的解釋:技術好學,戰術難練。於是,複雜的戰術無法實現,僅經過臨陣磨槍的孩子們只好把坦克、飛機等武器拿來面對面射擊。
另外一個戰術落後於技術的例子,就是日本作家田中芳樹的《銀河英雄傳說》。在那部鉅著中,超光速飛船、能量炮、“傑服粒子發生器”、“空雷”等未來武器比比皆是。但成千上萬艘太空戰船在宇宙間撕殺才是小說的重頭戲。那一場場持續時間最多不過幾小時,但動輒死亡幾十萬人的慘烈戰爭,確實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不過,據熟悉歷史學的朋友介紹,《銀河英雄傳說》中的許多戰例,都是對傳統海戰中鉅艦大炮對射戰術的模仿,甚至,作者本人就把小說中的伊謝爾倫要塞稱為鉅艦大炮主義的產物。
自然,如果要評選最有創意的戰術,我仍然要推選葉言都的《高卡檔案》,因為那裡已經有了“總體戰”的味道,並且是比二十世紀初高明得多的總體戰。從敵對一方整個社會結構入手,緩慢瓦解為主,戰場撕殺為輔,耗用二十年時間求得一戰之勝,這不能不說是高妙的戰術,上升到戰略水平的戰術。誰能知道,在如今這個表面上沒有巨大戰事的世界裡,有多少這樣的隱形搏殺正在開展呢?
美國自越戰敗走後,游擊戰、叢林戰反到成了好萊塢的新寵。這種戰法雖然沒有傳統大兵團陣地戰那麼宏偉,但顯示戲劇性,懸念色彩更重。就是在科幻電影裡,也有專門以從林游擊戰為背景的科幻片出現。
八十年代初,一部默默無聞的科幻片上演了,名叫《機器戰將》。影片裡,一個美國士兵的身體死亡了。軍事科技部門將他的頭腦取下,安置在機器身體裡,再輔之以強大火力,成為專門用於叢林戰的“黑金剛”。軍事部門將它秘密投放于越南叢林進行實驗。但黑金剛失去控制,擊毀了實驗人員乘坐的飛機,消失在叢林裡。美國軍方為了找回它,派出一小隊僱用兵進入叢林。
這部影片成了後來兩部影片的先導。一是《機器戰警》。影片中黑金剛在“機械性”和“人性”之間的徘徊,在《機器戰警》那裡成為主線。二是《鐵血戰士》。後者雖然是大投資,並由施瓦辛格主演,而且機器戰士改成了外星人。但無法整體結構還是區域性細節,都完全翻拍自前者。只不過後者影響更大,後來又拍攝了續集。
第一卷:科幻講什麼? 第五編:科學與社會(3…3)
第三節:為什麼而戰?
早期科幻小說總是充滿了民族主義色彩。各國科幻作家都推崇本民族的英雄。比如,在《二十世紀之戰》中,我們可以看到法國英雄莫利那使用各種先進武器,殺進殺出,大獲全勝。
冷戰時代的科幻小說總有冷戰色彩,中國概莫能外。在《飛向人馬座》裡,中國的光子飛船被北方大國的間諜破壞。《珊瑚島上的死光》反面人物來自某北方超級大國。除了這些代表作外,以冷戰為背景的小說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