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為主線,但並未落入當時“階級鬥爭”的俗套,而是突出了“科學家職業道德”這個人性化的主題。這篇小說當時已經被改編成電影劇本,因故未能投拍,使得中國大陸科幻電影的誕生推遲了近二十年。

四川另一位科幻作家劉興詩(1931年5月8日)也在當時進入科幻創作行列。劉興詩出生於湖北漢口,解放後進北京大學地質專業,成為專業地質工作者。當時,他利用業餘時間創作了《北方的雲》、《鄉村醫生》、《地下水電站》等科幻小說。

葉至善是著名文學家葉聖陶之子。“對科普讀物的文藝化作過許多有益的探討”《中國大百科全書精粹本》1692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4月出版。五十年代,葉至善以“於止”為筆名,創作或合作了一些短篇科幻小說。作為編輯,他還編髮了不少科幻作品。

這一時期中國科幻小說的代表作,公認有肖建亨的《布克的奇遇》、葉至善的《失蹤的哥哥》、童恩正《古峽迷霧》等三篇。《布克的奇遇》以器官移植為題材,寫一隻叫布克的狗在車禍之後身體死亡,科學家將它的頭移植到另一隻狗的身上。《失蹤的哥哥》選擇了人工冬眠題材,描寫一個十歲的孩子鑽進自動化的超低溫冷庫,被凍僵在裡面。十幾年後被發現,仍然保持著生命活力,並在醫生的努力下恢復了生命。

第三卷:中國科幻文學史 第五章:輝煌的早春時代(1…1)

五章前言

第一節:科幻大潮席捲中華

第二節:五大主力

第三節:其他主要作家

第四節:急剎車

五章前言

如果說,美國科幻曾經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有一個黃金時代的話,中國科幻也有自己的黃金時代,那就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當時中國科幻不僅在文學界、文化界,甚至整個社會上的影響力,都達到了一個頂峰。到今天,中國科幻仍未恢復那時的輝煌。

自1976年葉永烈的短篇科幻小說《石油蛋白》發表後,科幻大潮席捲中華。在其中,湧現出鄭文光、葉永烈、童恩正、劉興詩、肖建亨等五大主力。還有金濤、宋宜昌等其他主要作家。一九八三年,外來的政治壓力使中國科幻急剎車。這次短暫而壯觀的大表演宣告落幕。

第一節:科幻大潮席捲中華

據肖建亨回憶,1975年,上海少兒出版社的編輯曾經找到他,向他約科幻小說稿件。由於規定要在作品裡加入“批判走資派”的內容,被肖婉拒。1976年初,上海少兒出版社創辦了《少年科學》雜誌。編輯部決定開設科幻小說欄目。但只收到一篇來稿,就是葉永烈的《石油蛋白》。這篇小說被髮表在《少年科學》創刊號上,成為文革十年中惟一一篇面世的科幻小說,也成為中國科幻小說第二次大潮開端的標誌。

“四人幫”被粉碎後,“向科學進軍”成為普遍共識。官方制定有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國家政策;民間也有“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樸素認識。可以說是科學(主要是自然科學)普及的黃金時代。當時,中國文學也正在復甦之中,從“傷痕文學”到“改革文學”,新老作者們正在恢復被文革極左話語麻痺了多年的藝術靈感。

斯時,中國人民長期生活在文化荒漠裡,迫切需要精神產品的滋養。科幻藝術恰逢其時,成為那段時間的一大熱點。除凡爾納、威爾斯、以及蘇聯科幻等老面孔外,西方二十世紀科幻小說重新大量引入。而且時代推及到四五十年代的新作。阿西莫夫、克拉克、星新一等西方作家的大名開始被國人熟悉。這使得中國科幻作者接觸到了世界科幻的最新潮流。《魔鬼三角與UFO》等外國科幻選集當時均發行幾十萬冊之多。而且,《未來世界》、《鐵臂阿童木》、《大西洋底來的人》等國外科幻影視的引入,更形成了一股科幻旋風。

這一時期,中國科幻出現了一批“半專業”的翻譯家。筆者前些年作編輯時,曾收到過專業科技英語翻譯投來的科幻譯作,幾乎無法讀下去。可知科幻的翻譯也有自己的規律。除了要熟悉科幻作家外,他們自創的許多“科幻術語”也必須精通。並非考到英語幾級就能夠勝任的。

當時的翻譯家中,最著名的是吳定柏、王逢振、郭建中。吳定柏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教師。曾經開辦過外國科幻文學選修課。他從八十年代開始便大量翻譯西方國家科幻作品。並且主編了在美國發行的《中國的科幻小說》。這是英語世界裡第一本中國科幻小說集。吳定柏由此成為溝通中美兩國科幻界的重要人物。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