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傅亦武 11
作品相關 《科幻影視概述》簡介
論及對一般公眾的影響,科幻電影遠比科幻小說要醒目和深遠。遠的不提,九十年代中期以來,每逢好萊塢科幻大片襲來,各類媒體上總要刮過一陣旋風,字裡行間極盡驚羨與感嘆。所以,介紹科幻電影的文字遠多於介紹科幻小說的文字。儘管從作品數量上比較,兩者完全顛倒。
但是,媒體上這類文字多出自“娛記”之手。內中除了象製片人、導演、劇情這類基本資訊外,就是幕後花絮,特技竅門等等。基本上屬於娛樂新聞的範疇。可供分析的東西並不多。
還有一些文字出自科幻作家、科幻迷之手。對於人數不多,但堪稱虔誠、執著的科幻迷來說,中國人一定要拍出自己的科幻電影,成為他們的某種信念。大家圍繞著“國產科幻片”,寫了許多呼籲性質的文字,不時也能見諸於報刊,更彙集於各個科幻網站。不過,這些文字基本上是從科幻的角度,從觀眾的角度,而不是從影視業的角度來談問題。這樣就失去了和影視業人士交流的可能。如果中國影視人要拍科幻片,總得要從影視業自己的角度出發,要圍繞著影視藝術和影視市場來考慮。而不可能僅僅是為了滿足人數不多,消費力有限的科幻迷的狂熱。
另一方面,由於科幻電影在銀幕上的影響力十分巨大,學院派、正統派的電影理論工作者無法不正視它。所以,宏觀到“電影美學”、“電影概論”之類的著作,具體到攝影技術、佈景技術方面的文章,我們不難從中找到提及科幻片的段落。這是科幻小說在文學理論界不曾獲得的待遇。
不過,這些文字大多是帶著敬佩、甚至敬畏之情,感嘆好萊塢科幻片中的視覺奇觀。鮮有哪些文字真正從影視藝術規律的角度來評論這個型別片,哪怕是其中的某一部。大多把科幻片當成影視作品中異類,儘管是值得敬佩的異類。造成這種現象,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科幻片的藝術規律和傳統影視藝術相去甚大,學院派電影理論家們沒有找到可以分析它的“理論眼鏡”。他們雖然看了科幻片,但不知道怎麼看,也不知道能看出什麼。
舉個例子吧。《影視藝術鑑賞學》(孫宜君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是“我國第一部影視藝術鑑賞專著”(見封面勒口處介紹)。該書第十二章“實踐論:影視藝術佳作鑑賞舉要”中,專門分析了《侏羅紀公園》。(243頁到245頁)。這段文字一上來就搞錯了影片的主題。作者認為,那些暴虐的恐龍代表著西方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普遍的經濟不景氣。而“那些誠實的、沒有私心拖累的人,最終憑機智和勇氣突圍而脫離險境。這也在某種意義上暗示:人們一定會戰勝經濟危機,繼續推動社會進步。”
顯然,這段論述與影片主題本身南轅北轍。《侏羅紀公園》的主題是什麼?原著裡很清楚,那就是批判落後的、機械論的科學觀。那種科學觀把世界當成線性的,由此派生出的技術觀則把世界當成絕對可控的物件,試圖無限制地加強人對環境的控制來解決一切問題。富翁哈蒙德和他手下的遺傳學家是這類舊科學的代表。他們圍繞著控制恐龍進行的種種努力,最終都被自然界本身的無序性擊敗。而數學家馬爾科姆則是新科學思想的代表。他用大量系統論的觀點來證明,對複雜系統的完全控制根本不可能實現。這才是《侏羅紀公園》的主題。
當然,由於是拍電影,原著裡那些無法用畫面語言來反映的,科學哲學層面的觀點,被編導刪去了不少。但影片仍然保留了原著思想的主幹,那就是刻意控制和失控的矛盾。我想,《影視藝術鑑賞學》的作者,要麼沒有讀過原著(這是極有可能的),要麼和普通觀眾一樣,被影片後半部分恐龍獵殺,人類逃跑的驚險鏡頭吸引住了全部注意力,根本沒有看懂影片前半部分的鋪敘。
再往下,作者又以驚歎之情,描述了影片中那隻霸王龍模型的製造過程,它是怎麼運動的,用了多少粘土。這已經降到給影片寫花絮的程度,而根本不是藝術鑑賞。是的,《侏羅紀公園》在特技方面確實令人眼花繚亂,但這些特技鏡頭後面的美學規律是什麼?為什麼編導不讓演員鑽到恐龍樣式的外套裡,草草表演了事?為什麼一定要花大錢製作模型和電腦動畫特技?僅僅是為了炫耀技術嗎?
就在同一部著作裡,作者分析了《公民凱恩》、《魂斷藍橋》、《廣島之戀》、《與狼共舞》、《阿甘正傳》、《勇敢的心》。有關評論都能從影片的表象,深入到影片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