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的死亡是具有一種牽連廣泛的“社會屬性”的。所以到了唐代以後,官稱還延續這個機制,凡是舉喪,三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六品以下至於平民才叫“死”。
往下看,庶人生命的結束看來也沒有值得一顧的內容——“死”這個字是帶有歧視性的,在更古老的時代,壽考或封建地位高的“君子”之人過世了,得以“終”字稱之,配不上“終”字的小民和中壽以下就往生的,才稱為“死”。
“是因為要打仗,所以兵和卒才會排在最前面嗎?”張容比較關心的是棋盤。
“是吧。後面的老將和老帥得保住,不然棋局就輸了。”說這話的時候我還暗自揣摩,猜想,從這個卒字也許可以讓他了解很多,關於戰爭的殘酷,關於“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諷喻,甚至關於製造兵危以鞏固權力的壞領袖等等。
“我不喜歡兵和卒。”張容繼續撇著嘴說,神情略顯不屑。
“因為他們是最低階的武士嗎?”我一時有些愕然。
“我覺得他們不應該在最前面。”
“的確,他們總是在最前面,一旦打起仗來,總是先犧牲掉他們。”
“不是,我覺得他們就是不應該擋在前面。這樣擋著,‘帥’跟‘將’就不能決鬥了。”他說時虎著一雙眼,像是準備去參加火影忍者的格鬥考試。
6。乖
我手邊還留著些中學時代的課本,有時翻看幾眼,會重新回到三十多年前的課堂上——而我經常回去造訪的,是高二時魏開瑜先生的語文課。除了語文,魏先生好像還是位開業的中醫師。這溫柔敦厚的謙謙君子,偶爾上課的時候會說兩句笑話,乍聽誰都笑不出來,因為沒有人相信他居然會說笑話。
有回說到“乖”這個字,他說:“這是個很不乖的字。”最早在《易經》裡,有“家道窮,必乖”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