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多只能說是“溼根的蘭花”。
不過,周杰倫坦承,他還是比較喜歡陶喆的第一張專輯,因為R&B味道濃厚,最近他的新專輯曲風比較偏搖滾。他相信自己和陶喆彼此並沒有心結,但老被人家相提並論,搞得好像他們一見到對方就要怒目相視、劍拔弩張的樣子。
所以,為了不讓人有“瑜亮情結”的誤解,周杰倫決定邀請陶喆做他2003年臺北大型演唱會的神秘嘉賓。
周杰倫給陶喆的邀請函,寫了不少真實感受,例如:“兩人好像棋子一樣,被人拿來玩弄……被玩久了,這次應該換成他們來玩玩別人!”
在上萬名歌迷的高聲尖叫中,周杰倫演唱會在臺北市立體育場展開。一連串歌舞演出後,神秘嘉賓陶喆登場和周杰倫互相飆歌,引起歌迷轟動。
周杰倫先是自彈自唱改編陶喆的《找自己》,接著是《跳出棋盤》,竟然開始“脫稿演出”,臨時在臺上模仿陶喆的唱腔演唱《可愛女人》,接著歡迎陶喆出場,兩人合唱《黑色柳丁》,周杰倫竟然當場靈機一動改變歌詞,跟前一天彩排的內容完全不同。
周杰倫改了歌詞,陶喆不甘示弱,也跟著配合,兩人一搭一唱,各顯神通,周杰倫和陶喆從舞臺兩端會合,兩人交會的那一瞬間,周杰倫演唱:“你是傭兵!”陶喆則揮拳回應,當場“打”了起來,陶喆改歌詞說:“不要再把我們比來比去。”周杰倫配合說:“不要隨便亂比較,比來比去莫見笑!”
最後周杰倫更表示,他們從棋盤跳出來,隔天可能又要跳回去了,陶喆大聲接腔說“不會的”,讓臺下歌迷們看了既感動又興奮。
txt小說上傳分享
周杰倫VS王力宏VS陶喆(2)
早期臺灣沒有人弄得清楚R&B到底是怎麼回事,總是讓人覺得它是某一群很時髦、家裡很有錢、從小就移民美國的ABC的專利。
今天周杰倫能掀起這股風潮,陶喆可說居功至偉,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以前臺灣有過這類的作品都是混雜的R&B,沒有一張專輯能夠做到像陶喆一樣純粹。
在臺灣陶喆算是ClassicCoke,而非DietCoke之流。不過陶喆的R&B唱得雖好,卻已經到了技術的極限。因為R&B難在“唱”,它是目前最難唱的一種音樂。這種源自藍調的音樂形式,歌手必須要能夠既曖昧又準確。
陶喆唱的R&B算是臺灣最地道的了,但他的音樂後來沒有辦法繼續發展,因為已經演變成一種“陶喆演唱障礙”。他樹立了一個標準在那裡,他的歌雖然很好聽,但你去KTV唱他的歌,可能會覺得很羞恥,因為唱不出那個樣子和味道,其他歌手唱他的作品也有同樣的問題。
不過從另一面來看,能做出陶喆這樣程度的作品的人,在洛杉磯可能有200個,許多可能做得還比他好。而且我們試問:陶喆創造了一個新的音樂形式了嗎?或是他憑藉R&B傳達了很深邃的文化情感嗎?答案是“沒有”,他只是把美國流行了很久的東西原版不動地移來臺灣而已。
因此,當週杰倫第一張唱片出來時,雖然大家一下子搞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不確定這真的就是R&B,只感覺聽起來很順。
從本土意識的觀點來看,周杰倫給了大家一個啟示:原來R&B不是一定要陶喆這類ABC出身的歌手才行,原來從臺灣南部出來這樣一個年輕小子也可以做出很棒的R&B。
雖然這點還不夠明顯,但這個文化脈絡上的突破是相當重要的。
再回到唱功的部分,至於所謂的“陶喆演唱障礙”,周杰倫對這點卻絲毫不以為意,他反正也不理你,就是含糊地唱,乍聽之下完全不知道在唱什麼。周杰倫就是在講話,他不覺得唱歌是一個障礙,也不認為一定要唱到怎樣才算厲害、才會被認同,他的整個傳達方式是非常自然的,他不能說唱得多好,但是他從語言的形式轉換到音樂的形式時你看不到痕跡,你不會覺得這個是講、那個是唱,他就直接這樣跨門過來了。
同時,陶喆和周杰倫都身兼自己專輯的製作人。前者非常要求完美,在錄音室裡調音時要把音準、和聲等都調到極限。而周杰倫則不是,他專輯裡的編曲並不那麼精緻,很多曲子聽起來其實很像試聽帶,然而這種隨意正是周杰倫的魅力所在。
方文山與周杰倫(1)
方文山曾出過一本書,叫做《半島鐵盒》。這本書託周杰倫的魅力之福,為出版社賺進上千萬元新臺幣。
這本書基本上是一本圖文書,而重點仍在於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