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兄弟們元宵節快樂!非常感謝‘波蘭不眠夜’、‘achelless’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援。)
山腳下旗幟招展,數千人分行而列,將這玉皇頂.進山地道路全部封鎖了起來。在三天之前,聖旨便已上了玉皇頂,山上宮廷祭祀們此時都在山門之前恭謹等候著聖駕,而一些遊客或者山中寺廟道觀的香客百姓則早已被當地的廂軍們驅逐下山。
玉皇頂這座孤伶伶的高峰,此時數千人斂聲靜氣,一種壓抑地森嚴地氣氛籠罩四野,這一切只是為了那一個人,那大宋天下第一人。
小太監辛石踩上了木格,從大車內將略有些疲憊,一身正裝,明黃逼人的皇帝陛下從車內扶了出來,趙匡胤站在了車前地平臺上。
沒有人指揮,山腳下數千人齊唰唰的跪了下去,山呼萬歲。
趙匡胤面色平靜地揮揮手,示意眾人平身,被辛石扶下車後,便很自然地脫離了太監的手,雙手負於身後,向著被修葺一新,白玉映光的山門處走去。
趙光義、盧多遜、沈義倫等文武大臣跟在趙匡胤的身後。周圍自然還有兩百大內侍衛和十多名太監簇擁。
許方義拖後了幾步,平靜地留意著場間的地形局勢。
走到山門之下,那幾位穿著袍子專門主持祭天儀式地皇家祭祀恭敬地向皇帝再次行禮,然後極其諂媚地佝著身子,請陛下移步登上,聆聽天旨。
趙光義在後面看著這一幕,在心底暗自忖道:“在祭天之事上大哥真是小家子氣,為了節省用度,竟然選擇就近在玉皇頂祭天,而不是去泰山。等本王當了皇帝,祭天之事自然是要在泰山的。”
趙匡胤卻沒有馬上移步,而是看著華美地山門,溫和笑著說道:“朕來祭天確切時間是半個月前定地,你們的反應倒是挺快。只是不要太擾民生。一座山門便如此華麗,當心華夏衛府監察司查你們花費了多少銀子。”
那幾位宮廷祭祀面色一窘,一位年齡看起來有七八十歲的白眉老主祭顫著聲音解釋道:“陛下,只是一座山門。峰上其它地方絲毫沒有變過。”
趙匡胤微微一笑說道:“如此便好。”
在一旁隨駕的洛陽知州大人付洪亮擦了擦額頭地汗水,心想自己莫要拍馬屁拍到馬腿上,幸虧陛下後面的話語算是溫柔。
…………
…………
玉皇頂地處中原大地,海拔放在全國自然不算什麼,但是從地面算起,卻是極高。如果以後世地計量單位來算,足有近兩千米。因峰插天宮、頂如皇冠而得名,是中原地區海拔最高處,自古以來便有“中原極頂”之譽,而在後世也有“綠色心臟”之稱,是中原地區觀賞雲海日出的最佳去處。登上群峰之冠———玉皇頂,可謂“一覽眾山小”,令人大開眼界,歎為觀止,其自然景觀神秘莫測而又奇幻多變。
而趙匡胤選擇此地為祭天之地,除了夠高之外,還因為玉皇閣位於山頂,是全國地處海拔最高的道教勝地,香火旺盛,靈氣十足。
石階兩側,青草叢生,高樹參天而起,枝葉如綠色地小扇遮住了夏日裡初起地陽光,隨著山風輕舞,就像無數把小扇子,給行走其間地人們帶去絲絲涼意。
或許正是如此清幽美景,才給那些平時上山添香火地百姓們勇氣,讓他們能夠走完這似乎永遠沒有盡頭的石階。
兩千禁軍佈防於玉皇頂之下,韓虎帶領五百華夏衛是第二道防線,佈防於半山腰處。兩百名大內侍衛高手始終警惕地散佈在皇帝地四周。只是他們走的不是石階而是山間的小路,要更困難一些。
萬級石階著實很考驗人地毅力與精力,百姓們都把這條長長的石階稱為登天梯,只有登上去了,才顯得心誠。
然而今日這行卻是不是百姓去求神。行走在石間的大內侍衛們還能支撐,就連那些太監似乎都還猶有餘力,可是禮部尚書和盧多遜這些文臣卻快挺不住了,顧不得在陛下面前丟臉,一個個扶著腰,喘著氣。
趙匡胤雖然四十三歲了,但是自幼練武,這萬級石階當然不在他地話下,便是連重氣都沒有喘一聲,趙光義沒有練武,但好在正值壯年,只是微微有些喘氣。
不知道過了多久,一行人終於登上了峰頂。包括幾名祭祀和幾名文臣都無力地癱軟在地,半晌回不過神來。
趙匡胤嘲笑地看了這些人一眼,卻也懶得責怪什麼,自己一人負著雙袖走到了玉皇頂峰頂地另一邊懸崖邊上,看著崖前的浮雲和斜上方地那個日頭,臉色無比平靜,無比喜樂,只因為昨天‘真無’道長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