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存在的東西默寫下來,稍加修改而已。
寇準胸有成竹的振筆疾書,草稿紙上,轉眼就出現了一行行墨跡淋漓的小字。
下筆暢快如此,實是平日作文時難得一見的情況。乃是早就心中有數的原因。書寫起來自然不會有半分滯礙。可即便如此順利,寇準也沒有去爭奪前幾名的想法。
天下聰明人數不勝數,能從百萬士子中殺出來的集英殿上這三百多人,眼光長遠的也所在多有。在寇準想來,不僅僅是自己曾經思考過地方上的行政闕失問題,三百八十二人中,至少有十分之一都事先對此問題有過思考。
但寇準很安心,只要注意不要將大宋歷代天子的名諱帶出來,就不會有失敗的危險。進士已經到了手中,區區名次而已,何須他孜孜以求。
趙匡胤在殿中慢慢走著,薛居正、呂餘慶和盧多遜跟在身後。
見到天子過來,考試中的貢生要起來行禮的時候,便會被趙匡胤所阻止。他是來看考生應考的,不是來打擾考試的。
趙匡胤的視線在一份份卷子上掠過,只要上面有讓他眼前一亮的論斷時,趙匡胤就會稍稍停步,記下這一個考生的姓名。
從前到後,又從後走到前,在考桌前後的空隙中,天子、宰相悄無聲息的踱著步子。
對於寇準的形象,趙匡胤自然早早就注意到了,看著葉塵的這位弟子,正心無旁騖的筆走龍蛇。
寇準在貢院中一直拖到最後才交卷的事,趙匡胤也聽說了。明白寇準並非是七步成詩、落筆如江河的捷才,而是喜歡深思熟慮的穩重性格。現在寫起來如此順暢,當是靈感來了或者平時便對地方上的行政闕失有過思考研究。
趙匡胤不想打擾到寇準的行文,只准備看上兩眼,就打算離開。但視線落到試卷上,兩腳便邁不開了。一直站了好一陣子,從頭到尾的將已經完成的部分看了兩遍,才慢慢的又點了點頭,回頭對薛居正、呂餘慶、盧多遜低聲說著:“沒有讓朕失望。”
薛居正趕緊附和稱是,呂餘慶欲言又止,想起陶谷在禮部試時做的蠢事,終是沒有說出‘文字尚有待琢磨。’之類的話。
殿試的交卷速度,要比禮部試快上一點,不管怎麼說,也沒人敢讓天子等到三更之後。
殿試都是開始的早,結束的也早。
到了午後時分,天子已經轉回到後殿休息,而最後一名考生,也終於交上來自己的試卷。
接下來,就是批改的工作了。
以盧多遜、陶谷、徐鉉為首的知貢舉的那批考官,並沒有出現在殿試上,而是由趙匡胤另外任命一批官員,擔任考官——詳定官、編排官、彌封官。
殿試稽核之制,與禮部試差不多一樣,僅僅稍有區別。
應考舉人交卷之後,先交付編排官,去掉卷首姓名籍貫,改以字號數字來排列。然後給彌封官,指揮三館書吏謄抄、比較。接下來,交付考官定等,再次彌封後,交送覆考官再定等。前後定等完畢,最後交送詳定官啟封對照考官和覆考評判的異同。詳定官最後確定下名次,將試卷謄本重新繳還給編排官,揭開籍貫姓名,與本卷中的字號對應,將確定下來的名次,呈遞給天子。
到了這一步,基本上就是禮部試的翻版,大同小異。但接下來就不同了,因為評判出來的結果要交給天子稽核。這一事,就會改變進士們最後的排名。
到了快入夜的時候,趙匡胤給殿中等候結果的考生們賜了酒食。聽著前殿的謝恩之聲,今科進士名次的榜單,連同考生們的試卷正本,一起呈到了趙匡胤的面前。
劉寅、安守亮、王嗣宗。
這三人是考官們定下的前三名。
趙匡胤將三人的試卷找了出來,文字絕對都算是出類拔萃,但內容卻實在是太過平常,或者說沒有新意,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
特別是趙匡胤看著後面的名單,一直看到了一百多位,也沒有看到他方才關注的兩個舉人的名字。著意找了下寇準,竟然被放在了第二百五十六名,歸屬第四等,幾乎是最末了。
這樣的結果,自然不是趙匡胤想要看到的,所以看著排名,他眉頭蹙了起來。心頭便多了幾分不快和怒意。
然而,不等他發怒,前殿正在享用他賞賜酒食的考生們傳來一片驚呼,緊接著便有內侍跑來彙報說是有考生喝了陛下賞賜的御酒吐了一口黑血,昏死了過去。
第二大更送上,九孔說話算話,初八開始恢復一日兩更以上。苦求捧場,求月票和紅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