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他披上外衣:“子釋,對不起……”
“怎麼了?”
“恐怕……沒法保證最好的結果了……趙琚帶著全部兵力跑到南邊,想從南山口逃出去。”長生竭力讓語調顯得平淡,卻掩不住心底一絲隱約的莫名興奮。
“是麼……”子釋沉默一會兒,道,“困獸猶鬥,鋌而走險,不到最後一刻不肯死心,也很正常。你看著辦吧——哪能事先規定什麼是最好的結果?他要逃,總不能真讓他跑了。沒辦法,該流血便流血,該死人也只好死人。”
輕哼一聲:“做什麼樣的選擇,便承擔什麼樣的後果。可惜他趙琚平生不曾有過這種自覺,都這地步了,還要白白賠上許多無辜性命。虧他投的好胎生的好運,賠的盡是別人的命。賠到最後,只要肯投降,照樣逍遙快活下半輩子,有的是人替他操心。”
長生忽道:“我殺了他好不好?”
——殺了他。殺了他們。
子釋看著他。終於慢慢開口:“殺誰不殺誰,你自己決定。至於我……我不需要你殺任何人——”仰起脖子,在他唇上輕輕一吻,微笑,“我只要你平安回來。”
第〇八六章 臨事而懼
七月初十。
自清早開始,每隔兩個時辰,便有靖北王的親兵繞城半周,從西京南邊快馬疾馳往北邊傳訊報平安,順帶說說戰況進展。
早飯後,倪儉得到第一批王爺信使傳來的訊息,親自往主帥營帳轉達。進去的時候,那個人正跟妹妹及書僮丫鬟說話。不便打斷,反正也不急,點個頭先站門口等著。聽了兩句,原來是在講經書,內容居然十分耳熟,恰是聖人言論中為數不多的論及戰爭的幾條名言之一:“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
正講到後半句,舉的是昔日柔然族入主中土又敗退北方的例子。因為幾個聽眾對這段歷史並不十分熟悉,說話人一邊論證一邊講起了故事。倪儉旁聽一會兒,不禁入了神。
“倪將軍?”沒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