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又哽咽起來。
…… ……
認親大會結束,皇帝頒佈聖旨。
越州彤城太守王元執、守備林蕃、前翰林院大學士李彥成,臨危守義,忠勇捨生,率合城軍民抗擊敵虜,以身殉城,其清操厲節,足以光耀千秋,彪炳史冊……追封王元執為忠信伯,林蕃為忠勇伯,李彥成為忠毅伯,於西京南郊設衣冠冢,建“忠烈祠”,供世人憑弔追思,使烈士忠義之精魂,天地浩然之正氣,長在人心……
敕令翰林院大學士陳孟珏執筆為“忠烈祠”撰寫碑文,工部、禮部共同監督,擇日奠基動土。
子釋和子周齊齊叩頭謝恩。
趙琚道:“謝全,從今往後,你就認祖歸宗改姓謝了,李家取的名字還改不改?”
子周答道:“陛下,養父母及兄長恩同再造,微臣今日方領悟,微臣與胞妹一名全,一名還,一字子周,一字子歸,合為“周全歸還”四字。養父用心良苦,恩深如海,願終身用此名字,以感念李氏父母養育之恩。”
“嗯,這麼說也有道理。”趙琚頷首,又對子釋道,“李免,你父親的爵位,自然由你繼承。空有爵位沒有官職,未免顯得朝廷太小氣——”
子釋連忙表示:“陛下隆恩,小人惶恐。”
趙琚親切道:“你既中過彤城春試案首,有個狀元出身的父親,又教出個狀元出身的弟弟,學問自不待說。翰林院蘭臺令一職,本是陳孟珏兼任,便交給你試試。你的爵位已經比弟弟低了,總不能委屈你官職也比他低。蘭臺令乃是正三品,你兄弟兩個扯高補低,從此齊頭並進罷……”
鳳棲十一年,朝廷給威武將軍謝昇平反,追封爵位,賜襄武侯。如今這爵位順理成章歸子周所有。
等到退朝,已近午時。這一半天好戲連臺,萬歲爺既導且演,十分過癮,心情甚佳。為免一些好不容易逮到皇帝的朝臣糾纏不休,急急的進了後宮,叫安宸通知御膳房,把飯擺到遲妃韓紓的“麗陽宮”,順便告訴她找到謝家後人的好訊息。
子釋被席遠懷拉住,問長問短,不得脫身。
“在下還須陪同舍弟往慶遠侯府拜見侯爺與夫人,席大人……”
“我不是什麼席大人,我是遠懷大哥。小免,你知不知道,當初聽到彤城之戰的訊息,我……”握著子釋的手,眼睛又紅了。就連御史臺的人也是頭一回知道,嚴肅冷峻的右諫議大夫,感情上來這麼容易激動。
這上杆子的大師兄,顯然屬於受人滴水之恩,牢記湧泉相報的厚道型別。子釋雖然覺得無此必要,卻不願唐突對方一片情義。那些悽慘往事被重新勾起,他似乎比自己這個當事人更不堪回首,只好安慰道:“遠懷兄,家父在天之靈,知兄今日成就,一定高興……”
子周也過來見禮。席遠懷在李府走動之時,雙胞胎才兩三歲,跟著夫人在內院,是以並未見過。席大人愛屋及烏,把司文郎好一番誇讚。嘆道:“我早聽說小全是彤城人氏,竟從未往這上頭想過,否則何必等到今日……”他也真不客氣,擺出師兄的樣子,“小免”“小全”叫得順口。
子周對子釋道:“大哥,慶遠侯府的轎子在宮外等著了。太師說,寧夫人會派人去接子歸。”
——下朝之後頭一件大事,是去韓府正式拜見外祖父母。
“我送送你們。”席遠懷說著,陪他們往外走。
御史臺作為外戚干政的堅決反對者,和太師明爭暗鬥許多年,按說席大人是絕不會跟太師府推薦的人走在一起的。然而眼前情勢卻又另當別論。且不說李家對自己有大恩,看這兄弟倆皆屬忠良之後,廟堂之器;與國舅的瓜葛,不過一時湊巧,並非立場所在;況且和他們關係最密切的慶遠侯,於朝政上頭從來不開口不插手,置身事外……席遠懷情緒激動,仍不忘從大是大非角度考量個人言行。一邊說話,一邊用充滿期待和勉勵的目光熱切的望著兩位小師弟。
出了大殿,剛行得幾步,一個身影攔在三人面前。
“席大人。”來人拱手為禮。
席遠懷抬眼一看,來的是理方司巡檢郎傅楚卿。頓時收起笑容,聲音也涼了:“傅大人。”
“傅某受韓侯之託,延引襄武侯、忠毅伯二位前往慶遠侯府。”
子釋聽到“襄武侯”、“忠毅伯”這樣隆重的名號,小震撼了一把,然後才想起說的是誰。
席遠懷看傅楚卿一眼,心道:不過是你的主子不放心我,特地叫你來吠一吠。暗中忿忿,卻不願與奸佞小人一般見識,對子釋和子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