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藥風波曾一度使公司岌岌可危,但即使是這樣,公司仍沒動過一名幹部,沒炒過一名員工,而是讓這些員工拿著分文不少的工資放長假。在這段時間裡,上至公司總裁,下至普通工人,大家心往一處用,勁往一處使,無償加班加點,不計任何報酬,形成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凝聚力。
放眼四望,那些打著以人為本,員工是“上帝”招牌的企業何止千萬,但大多掛在嘴上,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的是少而又少。這些企業將員工當作廉價勞動力,千方百計地壓榨員工的血汗,侵害職工的權利。
在他們眼裡,員工只是掙錢的工具,毫無溫情可講,一旦企業有風吹草動,則視員工為洪水猛獸,將員工一股腦地掃地出門,他們慣有的解釋就是“企業不是收留所,哪有閒錢供你白吃白喝”。豈不知裁人也是把雙刃劍,一著不慎,既傷員工,更傷自己,企業也將陷入惡性迴圈,永難有出頭之日。
上世紀30年代美國爆發經濟危機,福特汽車公司陷入全面困境,在一次董事會會議上老福特力排眾議,不裁減一名員工,每月自己只拿1美元薪水。當與會者走出會議室時都驚呆了,整個工廠燈火通明,全體職工堅守崗位、自願加班、無償勞動。老福特深受感動,所有的董事也是熱淚盈眶。三年後,靠著全體職工的努力,福特汽車終於翻過身來,重新稱雄美國汽車市場並穩坐頭把交椅。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那麼,一個野心勃勃的企業又該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的集聚效應呢?
實踐證明,成功的企業對人才來說,就像是一塊“磁石”。可口可樂、高盛、摩根斯坦利、諾基亞都是利用良好的形象來吸引人才的。良好的形象來自過硬的產品和知名的“品牌”,它使企業在人們心目中樹立起崇高的威望,從而樂意為它貢獻才智。
用好人才的關鍵在於更新觀念,不拘一格用人才,為人才創造一個用武之地。作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並不在於自己是否起早摸黑、加班加點,而在於如何充分調動職工、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一位美國企業家說得好,領導者就如同樂隊指揮,指揮得當,能演奏出一曲動人的樂章,否則,只能一事無成。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人才這個概念是有時間性的。作為企業,要使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不僅要用才,而且要養才、蓄才,使人才源源不斷,後繼有人。
。 想看書來
3警惕馬太效應的泡沫(1)
一個真正瞭解馬太效應的人絕不會輕視任何可能的隱患。他明白為了長遠利益必須放棄眼前的蠅頭小利,他深知所有的事物都有其內在聯絡;他懂得一次戰鬥不如一場戰爭重要。
發現勝利的真實意義
如果看過職業檯球高手打球,你會很驚訝地發現:打檯球似乎很容易,這些高手一般不會表演什麼令你瞠目結舌的絕技,他們打進的球,你似乎也能打進。
但每個會玩檯球的人都懂得,檯球打得準並不很難,經過幾次練習,誰都可能把球打進,困難的是要學會怎樣控制母球,為下一次擊球做好準備。
高手知道以後的球要靠現在這一擊,所以他不會只為眼前這一球而打,也絕不會因為某球好進洞而去擊球。他在擊打現在的某球時必須考慮下一個球該怎麼打,否則,接下來的每一球都會變得越來越難以處理。
如果你控制不了母球,或者根本就不考慮母球的走向,那麼你很快就會陷入馬太效應的負效應——所有的麻煩都會越滾越大,直到無力解決。
儘管你可能是第一次察覺自己做了個笨拙的決定,但這絕對不是第一次,以前的愚蠢行為所帶來的後遺症,以及被你忽略的細節會衍生出一系列的問題。
沒有意識到某件事對另一件事的影響,採取行動時不考慮未來,一再地做出未經深思熟慮的決定,這些都是不考慮“母球”走向的愚蠢行為。如果任其發展,很快你將陷入無能為力的境地。
這時你可能發現,你一直自鳴得意的種種“勝利”其實都是給自己埋下的地雷,可惜的是,此時醒悟恐怕為時已晚,你已經深陷於自己佈下的“雷區”而舉步維艱了。“殺雞取卵”和“掠奪式”的經營方式、目光短淺的經營戰略、人際交往方面的輕慢以及個性弱點,最終都可能使你敗下陣來。
有一個男孩常遭到同伴的嘲笑,因為每當別人拿一枚l角的硬幣和一枚5分的硬幣讓他選擇時,他總是選擇5分的硬幣,大家都笑他愚蠢。
有一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