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結果非微軟系列的產品中標,但是巴西教育部堅決反對,理由是他們使用的教育軟體全是微軟的產品,如果換成非微軟的產品,轉移的代價太大,幾乎不可能。

此外,對現代的產品來說,熟悉和了解一個產品的學習成本正變的越來越高。從一個使用系統轉換到另一個系統時,要放棄原先的知識和經驗,重新接受訓練,這都必須付出巨大的時間、精力等成本。經濟學把這一類成本稱為“轉移成本”。

當“轉移成本”高到一定程度時,使用者就會被鎖定。人們最初選擇了某種產品,並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學習、實踐,並達到相當熟悉的程度,此時即使他面對一個更好的產品,也不會輕易地接受,而是繼續便用他所熟悉的那個產品。

對產品形象的認知也符合這一規則。名牌產品往往被公認為高質量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佔據著極為有利的地位。

譬如你正在一家家電專賣商店選購新電視機,你已將選擇範圍縮小到了兩種類似的電視機。開啟電視機,兩臺電視機的影象看上去完全一樣。事實上,兩者也看不出任何差別,只是一臺標價為2000元,而另一臺只要1500元。價高的是一個常在電視廣告裡看到的知名品牌,而後者是你從未聽說過的品牌。

有多少人——包括你自己在內,會決定節約500元,冒險去買那臺“雜牌”電視機呢?儘管大多數人喜歡買便宜貨,但是當你要購買一件重要的商品時,品牌形象就開始發生作用了!人們總是喜歡先入為主,認為知名商品比默默無聞產品的質量更好,甚至根本不願意去嘗試新產品,唯恐上當受騙。

鎖定效應除了對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以外,對個人的前途也有很大的影響。一個從名牌大學法律系畢業的劣等生能輕而易舉地在一家大公司謀到職業,而這對一位在當地魚市上夜班,透過遠端教育刻苦學習的優等生卻很難。為什麼呢?因為名牌大學的光榮歷史會給人力資源經理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鎖定效應使得原先具有規模優勢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佔有更為有利的主動權,規模優勢又使企業的競爭優勢和規模越來越大,最終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

光環效應:原因分析之七

拍廣告片的為什麼多數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不是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呢?為什麼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認同呢?

1馬太效應無處不在(14)

一個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壓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發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銷售,這又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知名人士的評價或權威機關的資料會使人不由自主地產生信任感?為什麼那些迷信權威的人,即使覺得沒有什麼值得借鑑之處或者有許多疑問,但只要是權威部門或權威人士的話就會全盤接受?

為什麼外表漂亮的人更受人歡迎,更容易獲得他人的青睞呢?

推銷員在發展會員時往往會說“著名演員某某某也加入了我們的俱樂部”等,雖然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但為什麼往往都能奏效呢?

……

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以用心理學上所謂的“光環效應”解釋:當一個人在別人心目中有較好的形象時,他會被一種積極的光環所籠罩,從而被賦予其他良好的品質。

由於光環效應可以增加人們對未知事物認識的可信度和說服力,使得人們在認識事物方面達到“好者越好,差者越差”的效果,所以它也是形成馬太效應的又一個主要因素。

光環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評價傾向,是個人主觀推斷泛化和擴張的結果。由於光環效應的作用,一個人的優點或缺點一旦變為光圈被誇大,其他優點或缺點也就退隱到光圈背後視而不見了,嚴重者甚至可以達到愛屋及烏的程度。

當你對一個人產生好感時,他的身上會出現積極的、美妙的甚至是理想的光環。在這種光環的籠罩下,不僅對方外貌、心靈上的不足被忽略,甚至連他所使用過的東西、跟他要好的朋友、他的家人你都感覺很不錯。

雖說歌星、影星與廣告中的商品質量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但是,由於光環效應的作用,明星做過廣告的商品很顯然會比那些小人物做廣告的商品更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同。

中國俗話“情人眼中出西施”,也是這種光環效應的結果。熱戀中,鍾情的小夥子認為他心愛的姑娘是皎潔的月亮,被陶醉了的姑娘覺得她的意中人是熾熱的太陽——雙方都被理想化了。

所以,在與別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並不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