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的第一次實戰,可以說驚掉了一地的下巴。
四挺機槍在這場持續僅僅十分鐘的戰鬥中,向那些祖魯勇士們各自打空了五個五百發的彈藥箱,整整一萬發子彈,造成了超過三千名祖魯勇士的死傷,雖說這樣的戰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那些勇士們排得太密,甚至一發子彈都能打倒倆,但機槍的效率仍然堪稱驚豔。
這比步槍還高呢。
要知道如果步兵打出一萬發子彈,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收穫三千個戰果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
馮禎說道:“我們計程車兵不可能每個人都是老兵,實際上多半都沒有上過戰場,面對就像那些mu斯林一樣,完全悍不畏死的衝鋒,新兵會恐懼,手會發抖,給他一支步槍,有可能一場戰鬥下來,打出幾十發子彈也沒能擊中一個敵人。
而老兵呢?
他們速度再快,也只能打出幾十發子彈,步槍射速限制了他們能力的發揮,而這幾十發子彈能夠擊中十個敵人就算很好了。
而機槍不一樣。
把機槍交給最優秀計程車兵,可以最大限度發揮他的能力,如果一個最優秀士兵,用步槍在戰場上可以打死十個敵人,那麼給他一挺機槍,他就可以把這個數字輕鬆擴大十倍,因為他最主要的限制沒有了,他的能力可以得到盡情發揮。
甚至我們可以改變一下戰術。
步兵作戰以機槍為核心。
無論進攻還是防禦,都是以機槍為核心,而步槍手保護機槍補充機槍火力的遺漏。
可以將現有的步兵營編制進行改革,將原本四個步兵哨一個炮兵隊的編制,改成三個步兵哨再加一個槍炮哨,槍炮哨下面轄一個兩寸榴彈炮隊,三個裝備四挺機槍的機槍隊,這樣每個營十二挺機槍,作戰時候靈活調配,我們的總兵力沒有增加,但步兵營的戰鬥力卻大幅增加了。
過去我們作戰,都是以旅為最基本單位,無論進攻或者防禦我們都是旅為整體。
但現在這樣已經很多餘了。
誰能擋住我們一個旅?
或者誰能攻破我們一個旅的防線?
沒有人。
哪怕歐洲的陸軍,在正面對決中也沒有抵擋我們一個旅的能力。
但營的火力仍舊太弱,無法獨當一面使用,畢竟那幾百支步槍就算最快射速,也無非就是每分鐘打幾千顆子彈,就算加上炮隊也阻擋不了大規模衝鋒,這樣單獨一個營行動就很危險,但如果是加了十二挺機槍的步兵營,火力投射量陡然增加一倍,那麼基本上就可以了,如果再加上配屬的旅屬炮兵支援,一個營完全可以解決過去需要動用一個旅去解決的問題……”
楊豐坐在他的寶座上,看著自己的總參謀長在竭盡所能地描述增加機槍數量所帶來的好處。
但描述的物件卻不是他。
此時正襟危坐,並且隨時準備向公爵大人發難的,是內閣首相和各部尚書,尤其是財政部尚書,這件事皇帝陛下已經不再管了,軍方能夠爭取下來,就在每個步兵營設一個槍炮哨,這樣一個步兵旅就是四十八挺機槍,加上旅屬炮兵營和騎兵偵察哨,一個步兵旅將至少裝備近六十挺機槍,這個比例放到二戰都是列強級別,雖然二戰時候類似明軍步兵旅的日軍混成旅團機槍總數要多,但他們一大半是輕機槍,真要算重機槍還沒明軍新編制多呢!
不過細算起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畢竟他沒有輕機槍,這樣一些輕機槍能解決的,就必須得動用重機槍了。
而這個比例的最大問題,無非也就是工業實力,目前大明的工業實力的確支撐不了,尤其是受硝酸產量限制,新式發射藥產量不夠,支撐不了這些專門吞子彈的怪物們,另外銅的產量也不夠,不過這個編制只是初步的計劃而已,真要完成這樣的編制得需要多年時間,那時候只要他的鐵路修通,大量硝石從鄯善源源不斷運來,硝酸產量能夠滿足需求了,也就基本差不多了。
至於銅,這個無非就是增加產能而已,在技術上沒什麼太大需要革新的,這時候大明無論轉爐鍊銅還是溼法鍊銅,從古老的熔鍊到最新高科技的電解都有。
只要銅的產量夠了,硝酸和炸藥的產量夠了,大規模換裝新式銅殼子彈也就沒問題了,而且他的四式步槍目前依舊是黑火藥子彈,不需要額外在佔用一部分無煙藥的產能,實際上馬克沁也可以使用黑火藥彈,不過這東西要用很多年的,沒必要多此一舉搞黑火藥版,而且那東西硝煙太大了,步槍打多了都容易遮擋住士兵視線,更何況一分鐘噴幾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