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多年都沒有新人進來了,這一次陸妹妹做主選進來的這四位姑娘,果然都很好。”
陸貴妃低頭一笑,伸素手正一正胸前的玉海棠項圈,說道:“這都是皇上和皇后的恩典。選些讀過書的女孩子進**做官,幫著教養皇子公主,乃是前古未有的創舉,也是雅事一樁呢。”
皇后嘆道:“這正是皇上體恤我們姐妹。宮裡雖說人少,可上上下下也有千兒八百人,每日瑣事不少,哪裡得空好好教養皇子公主呢。故此皇上才下了這道旨意。且這麼試一回吧,便不行,也是無妨的。最要緊,是給宮裡又填了許多新鮮人兒,我們姐妹也不怕長日漫漫,無人做伴了。”說著自笑了起來。眾人忙笑了起來。
注:
1,借用麗水南明景區半山亭。作者劉世懋,明朝青田人。略有修改。
2,借用麗水南明景區夢溪亭。作者王養瑞,明朝遂昌人。
玉機詞(一五)
向來晨省在早膳之前,因此眾人只略坐一坐便回去了。皇后進了偏殿,我起身正欲與錦素一道出去,卻見桂旗自偏殿出來,向我行禮道:“朱大人請留步,皇后請您進去呢。”
錦素忙道:“皇后喚你,姐姐快去吧。”
我不敢耽誤,忙帶了芳馨隨桂旗進了東偏殿。但見殿中南窗下一張寬闊的長榻,鋪著錦墊和靠枕。堆塑百花釉裡紅三足香爐散出絲絲沉香,一架四扇蘇繡美人大屏風之後,是皇后坐在妝臺前。幾個宮女靜悄悄侍立一旁,大宮女惠仙服侍皇后更衣。屏後影影綽綽,唯有赤金的微光一閃,是南窗下的燦爛**。
桂旗指了屏風旁一張椅子讓我坐了,奉了茶來,又到屏後向皇后道:“娘娘,這會兒可傳膳麼?”
屏上可見到皇后舉起的尖尖的護甲:“傳膳,把朱大人的早飯也端進來。”
桂旗應聲出來,到門外告訴內官。不一會兒,宮人們悄無聲息的將我和皇后的早膳端了進來,擺了兩副青花玲瓏瓷碗碟。又有一列宮人早捧著漱盂巾帕等物,候在一旁了。
忽聽屏後環佩叮咚,皇后扶了惠仙的手緩緩走了出來。但見她身著胡粉色纏枝菊紋錦緞上衣,墜著白玉淚滴子,下面是一條杏白長裙,一縷淺藤色宮絛下,繫著龍鳳雙環赤玉配。她頭上只簪著一朵金黃色的珠花,十分端莊清雅,顯得她的眉眼清晰了幾分。
我站起身來行禮。皇后在桌邊坐定,說道:“賜座。”
桂旗引我在皇后對面坐定。皇后微笑道:“先用膳吧。”
宮人們這才揭開蓋子。皇后的早飯,不過是御田粳米粥、八樣小菜與雕花的白麵饅頭。我這邊是粥、饅頭和四樣小菜。靜靜用完早膳,皇后便到榻上坐著,我坐在她右首下,背靠那盞蘇繡大屏風。
皇后自上而下仔細打量我,良久方微笑道:“先時熙平長公主薦你入宮,本宮心裡還有些不放心。只是長公主開口,本宮不便推脫。只想著,便是薦進來的人不好,也沒什麼。如今看了,才知道熙平的眼光是不錯的。不枉本宮與陸貴妃說了,要你進來。”
我心中似打翻了一盞滾茶,不覺出了一頭冷汗,只不動聲色的撫一撫額髮,小心回道:“熙平長公主待臣女恩重如山。臣女又有這番福氣來服侍皇后娘娘和二殿下,不敢不恪盡職守、盡心竭力。”
皇后滿意道:“聽陸貴妃說,你讀書還好。過去都是誰教你呢?”
我垂目凝視手上的象牙雕花短笏,那沉沉的白色似濃漿凝成,一如我此刻的心境。我恭謹道:“回娘娘,臣女由家父啟蒙。後來為柔桑亭主侍讀時,長公主曾請夫子指點功課。”
皇后新換的銀護甲劃了劃靠枕上的花紋,我平素最聽不得這樣的聲音,心中一緊。只聽皇后點頭懇切道:“玉機,日後你在二皇子身邊,日常瑣事一概不用理會,自有兩個奶母和宮人們照料。你只管與本宮看住他的功課便好。二皇子的年紀小些,倘或力有不逮,你要替本宮多多留心才是。”
我忙站起,鄭重答應。
皇后微笑道:“過幾日二皇子便搬去長寧宮了,本宮雖然不捨,也只得把皇子託付於你了。”
我心裡微微冷笑,口中恭謹答道:“玉機雖不才,但必盡力,請娘娘寬心。”
皇后點點頭,將二皇子素日的喜好細細說給我聽,中間二皇子幼時的趣事。她絮絮的說了許多,我只陪笑聽著,偶爾應一兩句。其實我並不能理解她身為人母的感受,聽著有些不耐煩。但漸漸的,我只覺得她的神情越來越似母親。聽久了,勾起我的思母情懷,不覺落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