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裡。
氣氛已經徹底凝滯。
賈琮看著針鋒相對的承德帝和太上皇,心中感慨良多,縱是父子親情,也經不住至高皇權的諸多考驗。
無上的誘惑面前,誰能免俗?
君不見,史書中子篡父位、叔搶侄權的例子,那是屢見不鮮。
眼前這一幕,也只是平常!
僵持了好一陣子。
承德帝憤而起身告退,留下面色難看的太上皇,倚在龍榻上嘆息不已。
“造孽啊……”
…………
與此同時。
神京城裡的一座密室中。
身著茶色衣裳,模樣極不起眼的小太監,正跪在地上,朝密室的陰影中彙報著宮中諸事,尤其是方才大明宮裡所發生的事情。
良久。
陰影中突然傳出兩聲輕笑。
“真是沒想到,向來對老爺子畢恭畢敬的十四弟,也有硬頂上去的一天,奉天殿裡的那把龍椅,果然能叫人脫胎換骨呀!”
“哈哈哈……”
沙啞急促的笑聲在密室中迴響。
但跪在地上的小太監卻是死死的低著頭,半點都不敢抬起。
笑聲漸歇。
陰影中那人道:“今天的訊息不錯,當賞。”
話音才落,便有一個鼓鼓囊囊的小袋扔到小太監面前,金銀碰撞的聲音,叫其眼神不禁一亮,忙磕頭道:“奴婢謝賞!”
“嗯,去罷,再有訊息的話,及時傳遞出來,不會虧待了你。”
“奴婢告退!”
小太監恭敬的磕了兩個頭,匆匆離去。
過了會。
陰影中一點火光升起,將燭臺點亮,方才傳來聲音的位置,一人身著明黃繡龍長袍,背向密室入口而坐。
旁邊一個身著太監袍服的老人,正將手中的火摺子收起。
“十四年了。”
身著明黃龍袍那人出聲,“父皇終於走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也不知他可否後悔,當年那般決絕的對我……”
沙啞的聲音裡,是刻骨的恨意。
聞言,老太監躬聲道:“陛下還請稍安勿躁,只有等大明宮那位龍御歸天,才是諸將趕偽帝下臺,恭迎您這位天命之主登基的時候。”
“朕不急,”沙啞的聲音又起,“縱使在那等苦寒之地,朕都能熬上十四年,還在乎眼前的這一點時間嗎?”
“朕不急……”
在沙啞的喃喃自語中,老太監躬身後撤,重又隱沒在密室的陰影當中。
這時,又一個小太監匆匆進來。
“皇爺,外面水溶派人前來稟報,說偽帝帶了忠勇伯去了大明宮,待了約莫半個時辰的功夫,偽帝怒氣衝衝的離開了。”
身著明黃龍袍之人不出聲。
旁邊老太監揮揮手,“皇爺已經知道此事了,賞來人些銀子,打發走罷。”
“是。”
小太監領命而去。
待密室裡重新安靜下來,那位身著明黃龍袍,被老太監稱作“皇爺”的身影,也終於將身子轉了過來。
頗具威嚴的方臉,與尚還年輕的承德帝頗為相似。
只是一雙細長的眼睛中,有著化不去的陰沉。
“忠勇伯,賈琮?”
皇爺嗤笑一聲,“先是忠順親王,緊接著是忠靖侯,如今又來了一位忠勇伯,老十四的心思還真是……”
頓了頓。
皇爺又朝老太監問道:“大伴,水溶收攏開國一脈的計劃既然失敗,咱們往那幾家掌握的兵馬裡摻人的結果如何了?”
“回陛下。”
老太監恭聲道:“通州大營因為是新徵的兵,摻人的計劃進行的最為順利,但地位普遍較低;豐臺大營(京營)那裡有些不順,咱們摻的人全都不知不覺的消失了……”
“能將京營經營到如此程度,看了賈琮還真是有一手。”
皇爺冷哼一聲。
隨後又問:“那密雲大營和五城兵馬司呢?”
“密雲大營是大明宮的基本盤,等閒難有變動,所以迄今為止,僅有六名校尉棄暗投明,他們能控制的兵馬不足十一。
五城兵馬司中,北城區和東城區的指揮使已經立誓投效,只是那裡邊魚龍混雜的,起事時真說不準能發揮多大作用……”
“嘖……”
老太監的話,叫皇爺的眉頭一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