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六十六章 魚與熊掌

之法就是解決前面的問題,也就是捍衛百姓的衣食。

而相對於儒家的捨生取義而言,法制之法又是解決取義之後的問題,取義為得是什麼?法制之法給出的答案,捨生取義的目的,就是要捍衛你的利益,連起來就是吾輩將誓死捍衛你的正當權益。

在瞭解清楚這一點後,我們再看看王學士提出的問題。其實還用看嗎?”

張斐微微一笑:“我覺得是不用看了呀,捍衛個人的正當權益,這是最基本的,如果你連這都嫌貴,那結果就是百姓可能會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那就只有是造反,二者誰消耗更大?”

“!”

“嗯?”

“造反消耗更大。”

“應該是這樣的,如果無法捍衛百姓的衣食,結果就是造反,朝廷只能鎮壓,再造反,再鎮壓,然後就發現造反的變得越來越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張斐道:“所以縱觀歷史,無論是漢朝,還是唐朝、以及我朝,在建國之初,都是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也就是輕徭薄賦,勸農桑,而在當百姓穿上衣物,吃飽飯後,再圖富強,這就需要變法。

而關於官府的損耗問題,之前在談秦朝的時候,我就談過這一點,唯一能夠節省成本的,就是智慧。商鞅、韓非子想得過於簡單,所以秦朝的治理成本只是看似便宜,其實是非常高的。

你們聰明一點,這損耗就少一點,你們要是蠢一點,損耗就高一點。就拿均輸法為例,這就是智慧的體現,以前的貢奉體制,確實非常呆板,均輸法是能夠省不少錢,但均輸法也是要本錢的呀,拋開收益,只談損耗,這就有些過分了。”

(本章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