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爾寰說完這些之後,又側頭看一眼何苦,“倒是何準證道法精深,也胸懷寬廣,能和李大師包容並蓄,實在令我佩服。”
什麼叫生存的智慧?這就是了,朱主持拍了觀風使的馬屁,又直奔何廟祝而去,省得這位心裡存個疙瘩。
何苦得了面子,也很高興,他終究是不擅長這些細碎算計,於是大喇喇地表示,“其實所謂的道統,我四大宮不是特別看重,只要不是從四大宮弟子身上強取的,那就無所謂,左右不過是殊途同歸……”
這才是四大宮對自家道統真正的態度,學了功法去,真的不要緊,你有明確的出處,我們就不為難你。
比如說摩天嶺的邵真人,是青龍廟開革出去的,但是廟裡沒有收回他的功法和修為,他就能以青龍廟的功法為基礎,自行組建一個子孫廟。
所差的,不過是一個名分而已。
白虎廟這裡也一樣,有幾家子孫廟,同樣是廟裡棄徒組建的,跟廟裡的關係還不是很和諧,但是白虎廟也認了。
當然,四大宮的棄徒中,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也是鳳毛麟角,不具備普遍性——被四大宮驅逐出宮,而不收回修為和功法,本身就是有些說法的。
總之,四大宮的道統,不是隨便能修煉的,否則的話,四大宮何以保持威嚴?
但是有足夠的理由,能令四大宮滿意,那就無所謂了。
李永生給出的答案,也能令白虎廟對外有所交代,這就足夠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四大宮的道統就爛大街了,四大道統,依舊是中土國最寶貴的。
李永生能安然無恙不被追究,只能說他對大道的理解,實在太強悍了,強悍到白虎廟的廟祝,都只能警告他——你不許再說了,再說我就殺了你。
被這樣的妖孽模仿道統,白虎廟真的無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只要你夠資格修行我的道統,我絕對不會計較。
朱爾寰聞言,笑著一拱手,“不愧是四大上宮,這份胸襟,著實令人欽佩。”
“好了,閒聊就到此為止了,”何苦一擺手,“現在商量一下,我白虎廟認為,在對付庫西部落之前,有必要先誅殺一批馬盟的高層……”
白虎廟身在西部,對真神教的動向相當清楚,馬盟的不正常,他們也看在了眼裡,但是想要做出反應,道宮也是有顧忌的——不得干預紅塵事。
說來說去,就是馬盟裡的真神教信徒,比較低調——雖然那四個家族未必這麼認為。
總之,白虎廟若是能撞上真神教徒行事,當場可以誅殺,有針對性地調查幾個人,也是可以的,但是大範圍調查真神教的情況,當地官府就會歪嘴了。
憑良心說,玄女宮追查野祀,從官府得到幫助,都比白虎廟更容易。
聽起來這邏輯有點不對,野祀相當於內政,跟真神教放對,屬於國與國之間的大事,應該更能得到官府支援才對。
然而西疆就是這個鳥樣子,有它的地域特色,這裡的異族太多了,其中不少人對真神教報一種容忍的態度。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光宗在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之後,曾經有移民實邊的打算——西疆國族的比例低?我從中土腹地遷移黎庶過去,改善人口比例。
但是這個計劃,最終沒有推行,大戰之後中土國滿目瘡痍,又沒有得到多少戰爭紅利,元氣大傷之下,真的沒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移民。
尤其中西疆這一塊,基本上被打爛了,西疆人自己都吃不飽,才有了呼延書生等人偷入國戰天坑的行為,從腹地移民過來,大家喝西北風嗎?
西疆就是這麼個特色,朝廷在這裡,也駐紮有屯墾軍團,但是對待那些能容忍真神教的邊民,並不能保持長期的激進手段。
尤其是近年西疆幾個郡的郡守,都不是強勢之人。
他們執政的基調,就是儘量不多生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在自己任滿之前,局面沒有變得不可收拾,那就足夠了——我走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抱著這種心態來執政,效果怎麼可能好得了?
丁零郡曾有一任郡守,是想真的做點事的,對那些不講理的歸化國族,非常地強硬,搞得那些部族紛紛跑到了其他郡去,還有人跑到了新月國。
所以幾年下來,他的考評成績並不好——別的郡都是人口蹭蹭地漲,你這兒不增反減?
對中土國的地方官府來說,人口增長速度,是很重要的一項指標,而且人口少了,產出肯定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