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1章 被推遲的戰巡

“但是根據這一次戰爭的經驗,我們同樣需要一些和英國艦隊航速持平的戰艦來保證戰術優勢,至少它們作為前衛更合適。”提爾皮茨想了想說道,提爾皮茨的思路還是平衡艦隊的思路,即對方怎麼弄,我們也怎麼弄,作為追隨者總不會出大錯誤,在波爾上將和魯普雷希特****都決定為主力艦隊提速的情況下,他不想反對,但是同時,他堅持要求擁有和英國戰列巡洋艦速度持平的戰艦。

“這個可以有,但是數量值得商榷。”魯普雷希特****沉思片刻後點點頭說道。主力艦隊提速是一項重大改變,在純血戰列巡洋艦是不是保留的問題上,王子一直還是猶豫的。而原因誠如前面所言,造價是一定的,如果讓一艘2.8萬噸的戰艦跑出25節以上航速的話,只要船型過得去,7萬馬力就差不多了,要知道,歷史上的巴伐利亞輸出功率都有5萬多馬力。別說女王,這東西的船型設計就是個坑貨,看看女王。7萬多馬力連25節都沒有,日本長門級戰列艦,比它重多了,馬力輸出差距也不大,跑的比女王還快!

在王子看來,只要船型湊合,動力輸出使用和戰巡一樣的4軸推進,然後讓螺旋槳之間的距離大一些,減少干擾的話,那麼即使後期裝備15寸重炮的戰列艦,使用最大輸出功率7萬馬力的動力組就完全夠了,25節以上妥妥的。但是你要假如想從25節以上跳到28節以上的話,那付出的代價可不小。這不僅僅是因為動力系統重量和空間的增加,同時也增加了裝甲重量,畢竟動力艙拉長你也要增加防護不是?一艘180米長的戰艦和一艘210米長的戰艦,同樣是60%的核心區,這防禦長度能差出18米呢!看看巴伐利亞,裝甲總重量比呂措夫多了不過1000多噸,但是防禦可是普遍強了一到兩個檔次啊!

不要光以為巴伐利亞比呂措夫就強在了對的主裝上,其它各個部分巴伐利亞同樣比身為戰巡的呂措夫強很多,上裝甲帶是對。炮廊處的裝甲是對。以及炮塔的對。最關鍵的是首尾裝甲帶的差距,巴伐利亞船首裝甲帶除了前面一小段是之外,整個船首到船尾的非重點防護區的裝甲帶厚度都是!這個厚度意味著什麼?即使英國人的13.5寸炮想要打穿巴伐利亞的首尾裝甲都不容易!

如果說呂措夫之流還有可能因為首尾裝甲帶擊穿而被迫放棄,那麼在炮戰,不考慮水中彈的情況下,巴伐利亞船體8成以上的水線部分是免疫英國人的13.5寸以下火炮的!13.5寸炮想要打穿8寸裝甲也要看角度。而呂措夫的首尾非重點防護區的裝甲厚度只有4寸!幾乎是巴伐利亞級的一半。先不說巴伐利亞的設計是否合適,單純從防禦的面積和強度來看,比呂措夫高到不知哪去了!

所以說現在的王子一直在航速與防禦、火力之間糾結......。1戰德國戰艦的防禦確實nb,但是你說是不是一定夠了,這可沒準,畢竟炮彈不光打主裝甲帶上,還可能擊穿水平裝甲、還可能出現水中彈、還會打在首尾然後導致戰艦進水過多而放棄。歷史上英德海軍主力pk也就打了一次,問題沒暴露多少,但是並不代表不存在,這個位面,德國海軍主力艦隊肯定不能縮著,而問題打的多了,自然會暴露......。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啊!

王子最初的計劃是如果在開戰之初有15艘無畏艦的話,那麼戰列巡洋艦數量是7艘,但是在相關部門進行計算後發現,這個數量還是偏多,或者說在預算和噸位上,戰列巡洋艦的代價有些大。以歷史上1戰期間最均衡實用的德國戰列巡洋艦馬肯森號為例,這艘戰艦的排水量達到了3萬噸,動力和航速幾乎和興登堡持平。這是一艘設計比較不錯的戰艦,但是這並不代表它沒有問題。

首先,水平裝甲需要加強。和其它德國戰列巡洋艦不一樣的是,這貨沒有穹甲就一層主水平裝甲還不是那麼厚......。然後就是德國所有的戰艦的水下防護系統需要大改,由簡單的空艙—液艙模式改成空艙—液艙—空艙模式,並且加厚最後一層防雷隔壁,以便儘可能的抵禦誰中彈。而經過一番強化之後,排水量肯定還會上升。這樣的話就對資金和建造週期形成了很大的壓力,而且說實話,王子也並不看好馬肯森的火炮......。能不能對付加了鐵內褲的英國主力艦還真說不準......。而你要是打算換15寸炮的話,噸位就增加的更多了。

當然,你要是徹底放棄純血戰巡也會有問題,別的不說,那些輕巡洋艦怎麼辦?想用德國自己的輕巡洋剛?別做夢了,如果說英國人主力艦對德國是大優勢的話,那麼歷史上英國人的輕巡洋艦編隊對德國就是絕對優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