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無論是從現在的經濟發展來說,還是為了未來的戰爭,德奧都必須做好準備,尤其是機動車輛的生產和使用上!畢竟在鐵路運輸無法保證的情況下,那麼只能用公路運輸挑大樑了!
卡車這種東西,魯普雷希特是絕對不會嫌多的,在戰爭時期只會出現物資不夠用的情況,而不會出現物資過剩的情況下。德國是這樣,其實美國也是這樣!雖然,王儲相信,德奧兩國國內的汽車公司絕對可以在這個位面獲得遠超歷史水平的發展。但是魯普雷希特絕對不會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這些資本家身上!畢竟,歷史上那些資本傢什麼做派王儲可是太清楚了!
看看歷史上德國工業的能力,再看看實際的軍火產出,看看從1939年到1942年這長達4年的划水期,再看看1943年和1944年在內憂外患下,德國軍工產業的爆發式增長,你就完全可以理解什麼叫不見棺材不落淚,不撞南牆不回頭了!對於德國軍工企業的種種行為的認知讓魯普雷希特並不信任歷史上那些公司!
比如說歷史上的戴姆勒賓士公司就在航空發動機的生產上存在非常不光彩的行為,歷史上,戴姆勒賓士公司生產了2戰初期德國戰鬥機絕大部分的發動機,DB601系列發動機更是伴隨著BF109戰鬥機的成功而揚名世界,然而在技術上日新月異的時代,研發速度不夠快就意味著退步。而賓士公司在研發過程中也是做了兩個準備的,一個是繼續研發DB601的後續產品也就是未來的DB605,而另外一個則是研發一款更重的發動機,也就是後世有名的DB603發動機!
而實際上,相對於DB605來說,DB603的難度顯然更高,而且生產難度也很大,於是,當到了1944年,德國空軍想要讓戴姆勒賓士公司在勃蘭登堡的工廠開始轉產DB603的時候,後者表示了拒絕,原因是以當時的資源以及公司利益角度出發,這個時候轉產DB603顯然是不合適的。
然而當德國空軍表示DB603必須增產的時候,戴姆勒賓士公司一方面以可以生產新的DB605D型發動機為藉口,希望德國空軍能夠重燃對DB605系列的希望,同時,利用賓士公司在“上面有人”的便利,居然開始忽悠自己的競爭對手辛布NAG(Büssing-NAG,)公司去生產DB603......。並且試圖讓對方相信,DB603和605兩款發動機不少零件是通用的,而且軍方的要求並不多。試想一下,戴姆勒賓士公司作為DB603的研發單位都不願生產,而選擇更簡單的DB605。你讓另外一家原本生產載重卡車發動機的公司去生產更復雜的DB603。這不是甩鍋行為嗎?
所以,魯普雷希特必須有自己的後手,興建由政府控制的國有企業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措施。而在必要的時候透過貿易引進其它國家的產品來彌補軍工的不足就是另外一個後手。至於有沒有第三個後手?自然是有的,如果公司效率太低,或者政府的動員令陰奉陽違的話,那麼政府直接接管也是有可能的!
而在第二個措施中,必要的時候從法國購買大量的汽車或者軍事用品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而為了讓法國生產的各種車輛能夠順利的在東線惡劣的路況上使用的話,並且在某些零部件上可以和德國生產的車輛互換。那麼就必須讓法國人在技術上先進行一些準備,比如說,制定一個比較詳細的技術規則,以提高成品對東線環境的適應性,以及降低後勤補給的難度。
當然,這種類似標準化的措施一定需要讓法國和德國的工業企業就現在生產模式和規格進行修改,肯定會造成一些麻煩,但是現在有麻煩總比未來有麻煩強多了吧!畢竟魯普雷希特可不願意看到,歷史上類似虎式坦克、豹式坦克以及虎王坦克搞出來三個系統,每個系統之間都無法相容的悲催情況!
而如果法國汽車公司願意在德奧設廠的話,自然也是歡迎的,尤其是奧地利,實際上,以德國企業的資本和技術水平,法國人想要在德意志境內討到一些便宜是很難的,但是在奧匈帝國就大有可為了,尤其是小型汽車領域,畢竟之前,為了準備戰爭,奧匈帝國的資金投入也主要在載重汽車和特殊底盤上。而現在奧匈帝國跑的汽車也都是泰脫拉和巴伐利亞工業集團生產的。再加上一個準備大量軍轉民的斯柯達公司,奧匈帝國內部的汽車市場也就這樣了!
不過相對於王儲對法國航空業的重視,他對法國的汽車產業倒是並不是那麼看重,畢竟王儲只是需要後者的產量來彌補德國工業的不足,至於說技術水平?那是肯定不如德國本土企業的,至於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