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著在南宋軍中服役多年,深知南宋軍中實情,說道:“南宋朝廷重用奸佞賈似道,排擠忠臣良將,致使宋將多懦弱貪婪之輩,怕死怯戰。加之層層剋扣軍餉,士兵怨艾叢生,多不能戰。雖有江淮天塹,依然不堪一擊,我天兵一到,勢必不戰自潰。打下區區南宋,如甕中捉鱉,探囊取物,有何難哉!”
眾武將氣勢洶洶,躍躍欲試,一起齊聲附和。
突然,響起一個反對的聲音:“王將軍此言差矣!”
眾武將齊向反對的人看去,原來是郝經。
郝經見眾武將都用輕蔑的目光看著他,他並不慌亂,力排眾議,堅持自己的看法,大聲說:“不錯,南宋皇帝昏庸,奸臣當道,將士中懦弱怯戰者確實不少,但並非全部,敢戰善戰者依然大有人在。俗話說,困獸猶鬥,何況南宋現在還不是困獸,遠未到馬上滅亡的地步。任何輕敵冒進,都有可能鑄成不可挽回的大錯。”
郝經話音剛落,大將茶呼便蹦了起來,大聲對忽必烈說:“殿下!別聽他胡說!他是在為敵張目,大謬特謬,絕不能聽!想我威武鐵騎,縱橫馳騁,征戰天下,摧枯拉朽,無往不勝!區區彈丸之地的南宋,何足道哉?酸腐書生動搖軍心,居心何在?”
忽必烈喝止住茶呼,說:“商議軍情,各抒己見,不許發火動怒。郝經熟悉宋廷情況,遠非我輩隔岸觀火可比。本帥倒覺得,郝先生之議不無道理。”
眾將士大感詫異,面面相覷。
忽必烈對郝經說:“先生,依你之見,本帥此次伐宋當採用何策?”
郝經說:“正如臣剛才所言,南宋朝廷雖然昏庸羸弱,但遠沒有弱到無有任何抵抗能力頃刻敗亡的地步。而我們卻是傾巢出動,用盡全部兵力物力財力。如果貿然挺進,久戰不決,長期被拖住,不僅傷亡巨大,更可怕的是,如果那些留在後方心懷叵測的王爺乘機發難,圖謀不軌,我們便會負背受敵,後果堪憂啊!”
忽必烈心中一凜,激凌凌倒吸一口涼氣。郝經想得太周到了,不僅有近憂,更有遠慮,不愧是他的好智囊啊!他深情地對郝經說:“先生言之有理,那你認為,本王當如何而行才是?”
郝經說:“依臣之見,在攻打南宋的同時,廣施仁政,修德布惠,安撫、吸納人心,讓老百姓看到我們確實是仁義之師。”
忽必烈覺得有道理,頻頻點頭:“嗯。”
郝經接著說:“在軍事上,首先控制住各路要衝,嚴密防守,謹慎用兵,萬不可貿然孤軍深入。等待蒙哥大蒙哥大汗西路大軍的訊息,如果西路軍能按計劃順利攻佔四川,沿江東下,我軍便可發起總攻,東西呼應,一鼓作氣渡淮過江,直搗臨安,消滅南宋豈不易如翻掌?如果西路軍受挫,我們也有退路。”
“嗯!太好嘞!”
忽必烈顯得很興奮,當即採納郝經建議,命大將拔都為前路先鋒,攻佔汝陽。命廉希憲和董文炳挺進淮西,搶佔台山寨要衝,為大軍渡過淮河做準備。命楊惟中和郝經為江淮正副宣撫使,安撫民心,收容流民,瓦解、招降宋軍。傳令三軍,不許搶掠、姦淫、燒殺商民百姓,違者嚴懲不殆。
拔都兵至汝陽城下,準備發起總攻。郝經向他提出以宣撫副使的身份去勸說知州獻城投降。拔都歷經百戰,只相信強弓勁弩、金戈鐵馬、征討殺伐,壓根兒就不相信嘴皮子能結束戰鬥。但礙於有忽必烈的鈞命,只好同意他去試試。
可是,使這位鹵莽將軍萬萬想不到的是,郝經居然真的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汝陽知州歸順投了降,沒動一刀一槍,把汝陽城獻了出來。拔都對這個骨瘦如柴的老夫子,心服口服了。
拿下汝陽控制了淮河北岸,忽必烈決定渡河。
偵察得知,渡河的最佳地點是台山寨。台山寨緊靠淮河北岸,與南岸的大勝關遙遙相望。河兩岸林木叢生,蘆葦茂密,便於大軍隱蔽。水流雖然湍急,但河面較窄,易於突襲。過河後強佔大勝關,便可控制制高點,進可攻,退可守。正因為台山寨位置如此重要,所以忽必烈特意命董文炳和廉希憲去攻打。
董文炳字彥明,是成吉思汗時的老將董俊的長子,因戰功卓著,被成吉思汗封為龍虎衛上將軍、行元帥府事。董文炳自幼睿智聰慧,擅騎射。事母至孝,遠近有名。董俊死時董文炳剛剛十六歲,便被授為藁城令。屬下見其年幼,輕視不服。但董文炳斷事公允果決,仁慈愛民,拿出自己的糧食賑濟饑民,用自己的錢為窮人還高利貸。博得同僚和屬下的尊敬和愛戴。因為不屑向上司行賄,憤而辭官。後聞忽必烈胸有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