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

姚樞搖著頭,感嘆地說:“不過,蒙古部族世代遊牧,輕賤農耕,要他們重視農耕恐怕很不容易啊!”

忽必烈頗有同感,問:“你有什麼好主意?”

姚樞說:“臣請辭去大司農之職……”

忽必烈大感意外,不等姚樞說完,便說:“誒?你剛說倡導農業的重要,朕重要倚重你去倡導推行呢?你怎麼反倒要辭職呢?喔?你是嫌官職小……”

姚樞笑著說:“您誤會了。臣的意思是,要想使王公貴戚重視農業,必須由一位威望高的蒙族重臣主管這件事。不然,倡導農耕很可能會成為一句空話。”

忽必烈覺得姚樞說得有道理,心中暗想,姚愛卿說得很對啊,那些宗親王爺我是知道的,驕橫跋扈得很,一般人他們根本不放在眼裡。忽必烈想到這裡,對眾人說:“姚樞才學出眾,博古通今,為朕出過不少好主意,稱為朕的智囊,是毫不為過啊!朕想讓他騰出時間和精力專心致志地參謀國事,教好太子。朕封他為太子太傅,免去大司農一職。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朕決定將勸農司改為大司農司,由御史中丞孛羅兼大司農卿。”

忽必烈話剛出口,一位蒙古老王爺立即站出來反對,說:“大汗,本王以為不妥。”

“不妥?”忽必烈一怔,盯著他問:“怎麼不妥?有什麼不妥的?”

他說:“御史中丞位列六卿,乃汗廷重臣,兼任微不足道的大司農卿,實在大材小用,應當選品位低的官員充任。”

一些守舊王公大臣紛紛點頭附議。

“王叔所言差矣!”忽必烈態度明確而堅決,說,“本大汗讓御史中丞兼任大司農卿,是經過反覆而慎重考慮的。經過平定阿里不哥和剿滅反賊李璮,朕深深感到糧食的重要啊!它是打仗,也是治國安邦,必不可少的啊!農業豐收,則萬民安樂,國家富足。而農業歉收,則民窮國困!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所以,必須由重臣掌管,才能引起朝野上下足夠的重視,不至於輕農桑,輟耕織,造成國窮民困。這件事就這樣定啦!”

那些反對的王公大臣覺得忽必烈是小題大做,很不以為然,但見忽必烈態度堅定,便不再說什麼。

孛羅出班領命,說:“臣孛羅接旨。臣雖不才,但完全能體察出大汗重農桑獎耕織的深意。臣定竭盡全力,做好此事,為大汗分憂。”

忽必烈忽然想起什麼,急忙從書案上翻找出一個奏摺,對眾人說:“打阿里不哥時,張文謙大人向我推薦了一個叫郭守敬的年輕人。當時因為忙著打仗,沒顧上召見他。前些時候,他給朕上了個摺子,沒想到這個年輕後生會農耕有如此精到的見解。他說有水沒水對於莊稼的收成至關重要,水澆地比旱地能多收三四成。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呀!他建議要多開河渠,把旱地改成水澆地。我看這個建議非常之好啊!大家想想,如果按照郭愛卿的想法,把全國的旱地都改成水澆地,那得多打多少糧食呀?朕還告訴你們,這個郭守敬,不僅精曉農桑水利,還對天文曆法有精深的研究。真是太了不起!太了不起啦!不愧是名師出高徒哇!”

張文謙、姚樞、竇默這些來自中原的儒生,知道郭守敬是子聰的徒弟,其他人不知,疑惑地問:“大汗主,這個郭守敬的老師是誰呀?”

忽必烈也幽默了一把:“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吶!就是咱們的和尚子聰。”說到這裡,忽必烈故意裝成不高興地樣子,對子聰說:“和尚,本大汗待你不薄,信任有加。你可太不夠意思呀。”

子聰雙手合十,唸了句“阿彌陀佛!”,說,“大汗錯怪小僧了,小僧對大汗從來都是夠意思的。”

忽必烈故意誇張地說:“嘿,你還說夠意思?你有郭守敬這樣的好徒弟,不但不向本大汗舉薦,還一直瞞著本大汗,你夠什麼意思?”

子聰笑了,說:“大汗真錯怪了和尚。不是小僧隱瞞與郭守敬的師徒關係,是郭守敬不讓小僧向外界宣揚。”

忽必烈不解地問:“為什麼?”

子聰說:“小徒少年立志,絕不依賴別人,要用自己的才能闖出一片天地。故而不願暴露與為師的關係,更不想憑藉為師得到重用。”

忽必烈就喜歡這樣有志氣的年輕人,連連點頭,說:“好!有志氣!年輕人就應當這樣。宣郭守敬上殿,本大汗要親自接見他。”

郭守敬應召走進大殿,向忽必烈施禮參拜:“草民郭守敬參見大汗,大汗萬歲萬萬歲!”

忽必烈急於想看看這個郭守敬是何等樣子,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