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聽得進去呢。康熙最後說:“朕心意已決,不再冊立太子了。將來,誰是江山的繼承人,你們等著聽朕的遺詔吧。”這句話,趴在地上的兒子們全聽清了。他們在心裡惦算著,老人家這關子,賣的可真夠大的了。聽遺詔,誰知道您的遺詔在何年何月才能釋出呢!
四爺胤禎不在這群皇子中間。他正在外屋和太醫切磋藥方呢。可是,父皇的話,他卻聽見了。今天老八、老十四受到嚴厲訓斥的事,使他更清楚地意識到,鄔先生的話,確實是至理名言。“逐是不逐”。老八、老十四要爭、要搶,落了個什麼下場呢?回想今天,自己幾次受到父皇的誇獎,他更覺得“不逐是逐”的重要,他的信心,似乎是更堅定了。
胤禎的想法沒錯兒,這事也真讓鄔思明給說著了。逐鹿中原。爭奪皇位確實是大有學問、大有文章的。光有野心,會耍計謀,沒有高瞻遠矚的氣魄,沒有安如泰山的沉穩還真不行!就拿太子兩次被廢的事說吧。第一次,皇上廢了太子,老大躍躍欲試,鋒芒畢露,結果被囚禁了。老三心機算盡,派門下謀士四處活動,遭到了訓斥。老八呢,見眾大臣一致推薦自己,利令智昏,差一點被鎖拿問罪。只有四爺胤禎得了個“孝順兒子”的美名。第二次太子被廢,老八別出心裁,裝病在家,後來,又千方百計地試探皇上的心意,機關算盡,還是沒有好下場。這正好應了鄔思明的活,“逐是不逐”。你追得越上勁兒,出尖兒了,就有人掐。可是,那位冒犯了皇上的十四爺,剛才還氣勢洶洶地故意氣皇上,一會兒功夫,怎麼又痛哭流涕地請罪來了呢?朋友!你可能還記得,第一次廢太子時,八阿哥遭到了嚴厲申斥,也是這位十四爺,在皇上面前放膽直言,氣得皇上要拔劍殺他。這次他又故伎重演,還是差點被父皇殺了,他怎麼不接受教訓呢?這位十四爺心眼多著呢!他早看透了,父皇康熙一生精明要強,老人家最看不上的,是奴顏卑膝、俯首帖耳的窩囊廢;最恨的,是言行不一、兩面三刀的陰謀家;最喜歡的,是敢說敢當、敢做敢為的大丈夫;最疼愛的,是豪爽正直、捨身取義的血性男兒。在老八兩次倒黴的時候,老十四敢於挺身而出,冒著殺頭的危險替八哥說話,這本身既顯出了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本色,也是出自兄弟手足的骨肉至情。他心裡很清楚,康熙再惱、再恨,也不會真殺他的。可是,這一回,他的目的和上次不同了。他既要保八哥,氣皇上,還要給自己留條後路。現在,老大、老二、老三、老八、老十三全倒了,能在父皇面前說上話的,只有四哥他們倆了。自己執掌兵部,軍權在握,一旦邊疆有事,就能統領十萬大軍。到那時,憑他的文才武略,搶個皇位,還不是易如反掌嗎?所以,這次他保八哥是做樣子的。眼下,八哥在朝中勢力最大,自己又是阿哥黨的人,不能對八哥見死不救。他氣皇上倒是真心。老人家早一天死,我就能早一天登基。可是,老十四也不傻,眼下,皇上還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真把老人家惹惱了,一道旨意下來,也給他來個“高牆圈禁”,那不全完了嗎?所以,跑出宮門,躲過那一劍之後,他立刻又變了副嘴臉,誠惶誠恐地進宮,痛哭流涕地請罪,果然,再一次地得到了老皇上的寬恕。老十四的心也放下了。
現在好了,皇上放鹿中原,任皇子們去追逐,越是追得急的,越是倒黴得快。到如今,能穩穩當當辦事的,只剩下老四、老十四這一母同胞的哥倆了。吏部、刑部、戶部等這一大攤子民政上的事,由老四管著。軍事、河運,則由老十四管著。哥倆標著勁兒地幹,都想落個好名聲。這一來,康熙皇上省心了,朝廷上下也平靜了。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康熙五十六年的夏天了。
京城的事平靜了,邊疆的事卻越鬧越大。西蒙古的阿拉布坦部落和西藏之間的摩擦愈演愈烈。這中間,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宗教上的糾葛。阿拉布坦率軍長驅直入,攻進了拉薩城,殺了藏王,囚禁了達賴喇嘛。這一下,事兒鬧大了,康熙皇上不能不管了,便派了兩支軍馬分兵進剿。哪知,這些帶兵的將軍,多少年沒打過仗了,既不懂兵法戰陣,也不熟山川形勢,中了阿拉布坦的誘敵深入之計,被困在喀喇烏蘇河岸。內無糧草,外無援軍,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六萬大軍,竟然全軍覆沒了!
緊急軍報傳到北京,舉朝皆驚。這是康熙即位五十七年來從沒有過的大敗仗。皇上知道了該怎麼說呢?新任兵部尚書鄂爾泰不敢擅自處理,也不敢有片刻耽擱,揣了這份告急奏章,飛馬去暢春園見駕。可是,他來得不是時候,被門口的太監擋駕了:“大人請稍候,皇上正在進午膳呢。”
鄂爾泰急了:“喲,那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