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治一度不堪忍受武則天掣肘,召宰相上官儀進宮擬廢后詔書,詔書墨跡未乾,武則天已經聞訊趕到阻止,便是得益於此)。這被視為唐朝中樞結構的重大改變——宰相的權力地位被刻意降低,君權得以擴張——皇帝即使不能控制宰相,也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宰相的控制。這種透過移宮來達到控制人事的目的,是政治家的大手筆。而背後的主使人,顯然並非李治,而是武則天,因為只有她,才是最大的獲益者。

紫宸殿西側為延英殿,也屬於“內朝”。唐肅宗時,宰相苗晉卿年老,行動不便,皇帝特地在延英殿召對,以示優禮。後沿為故事,延英殿也由此成為皇帝在內廷引對朝臣、議論政事的主要殿所。皇帝如有軍國大事諮對,就在延英殿召見宰相、大臣,稱為“延英召對”。如果宰相有事要與皇帝面商,則稱為“奏開延英”。由於延英殿內旁無侍衛,禮儀從簡,君臣之間比較隨便,臣下也可以知無不言了。史書上用“君、臣一體,都俞籲怫於一堂之上”來形容延英殿上君臣熱烈討論的場面。“都俞籲怫”出自《尚書》, 本是堯、舜、禹等討論政事時發言的語氣嘆詞,後用以讚美君臣論政問答,融洽雍睦。唐憲宗曾經與宰相李絳、裴度在延英殿討論治理天下之道,君臣言語投機,一直談到日暮。當時正值酷暑,唐憲宗揮汗如雨,汗透御服。宰相李絳、裴度見此情形,主動要求推出。唐憲宗挽留說:“我回到宮中,面對和相處的不過是宮女及左右近侍。怎麼能得對賢士,聞正言?我喜歡每天與你們談論為治的要務,甚是有益,所以不知疲倦。”這則著名的典故被人稱為“延英忘倦”。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盛唐130年:大明宮6

“中朝”宣政殿、“內朝”紫宸殿和延英殿實際上是三個標誌性的政治符號,這三處是唐朝權力運作的最核心的中樞、帝國的心臟。宣政殿的常朝、紫宸殿的入閣、延英殿的召對也成為唐朝皇帝與宰相討論軍國大政的三種形式。

麟德殿,位於大明宮內的西北方,座落在太液池西龍首塬伸出去的高地上,距離西宮牆約九十米,是大明宮中軸線外的最大宮殿,因修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所以“麟德”命名。麟德殿建築藝術獨特新穎,別具一格。整座殿堂分為前、中、後三進,因而又叫“三殿”。中殿最高,成為主殿。三殿連成一個整體,內庭十分寬闊宏大,是舉行盛大宴會的理想場所。

麟德殿遺址處曾出土過一件鴟尾,高達三米。古人認為鴟尾是水中的神靈,能夠預防火災,通常作為建築物的飾件,用在屋脊的兩端。從如此巨大的鴟尾上,不難想象麟德殿當年的雄姿。

三殿的四周,有迴廊相繞。中殿左右有二座方亭,亭北在後殿左右有二座樓閣,稱鬱儀樓、結鄰樓,高聳對稱,都建在高七米以上的磚臺上。自樓向南有架空的飛樓通向二亭,自二亭向內側又各架飛樓通向中殿之上層,共同形成一組巨大的建築群。樓、殿、亭、廊高低錯落,互相交襯輝映,頗為壯觀。這種形體組合極為複雜藝術形式十分罕見,開創了我國建築藝術的新風格,也是中國古代唯一三重殿建築形式。

麟德殿東側,是一個寬闊的廣場,能夠容納三、四千人。再向東,便是碧波盪漾的太液池風景區,湖光水色,風景優美異常。這也是唐朝皇帝選中這個地方作為舉辦宴會、觀看文藝演出場所的主要原因。唐朝官員均以能出席麟德殿宴會為榮,唐代宗曾在此一次歡宴神策軍將士三千五百餘人。

唐朝詩人張籍有《寒食內宴二首》,生動地描寫了寒食節時皇帝在麟德殿舉辦大型宴會招待群臣的情景。其中一首是:“朝光瑞氣滿宮樓,彩纛魚龍四周稠。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行由。”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時被燒死的介子推,人們相約在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家家不得動炊火,因此官員面前的桌案上擺放著各種冷食。大殿前的廣場上正進行著馬球比賽,各種雜技節目競相登場。官員們在這種場合可以放開飲酒,不必擔心失態。“城闕沈沈向曉寒,恩當令節賜餘歡,瑞煙深處開三殿,春雨微時引百官,寶樹樓前分繡幕,彩花廊下映華欄。宮筵戲樂年年別,已得三回對御看”,這是一幅何等歡娛的場面。

麟德殿前的廣場還經常進行擊球比賽。擊球是唐朝最著名的運動,因為是馬上運動,因此叫做馬球。有關馬球運動的最早記載在三國時期,但卻在唐朝極大盛行。馬球所擊的球是木製的,中間掏空,外面施以朱漆。用以擊球的鞠杖也是木製的,杖頭呈月牙狀。與足球運動比起來,馬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