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名,備九錫之禮。自魏晉以來,權臣篡位之前,都會接受這些殊禮,正是楊堅即將篡奪皇位的有力訊號。楊堅還惺惺作態,只接受了王爵和十郡封地,假意推讓掉其它殊禮。不過所有的人都很清楚,楊堅早晚要成為皇帝。

到了大象三年(581年)二月,楊堅終於忍不住廢周稱帝。他穿著黃袍登上皇帝的御座,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黃袍加身的皇帝,並“定黃為上服之尊,建為永制”,從此中國皇帝身穿黃袍成為定製。之後,楊堅大赦天下,改元開皇,立國號為隋,史稱隋文帝(隋文帝為諡號,廟號為隋高祖),為隋朝開國皇帝。

奪取皇位後,楊堅計劃對付北周宗室諸王,以鞏固皇權。群臣中只有宰相李德林一人勸阻。楊堅大罵李德林書生氣,此後對李德林的信任減少。楊堅隨即對北周宇文氏皇族進行了大肆屠殺,就連九歲的北周靜帝宇文闡也沒有放過。北周初年,民間有童謠唱道:“白楊樹頭金雞鳴,只有阿舅無外甥。”靜帝宇文闡為隋氏之甥,遜位而崩,諸舅強盛,正應了這句童謠。據統計,共有五十九名王子皇孫慘死。

比起歷代開國皇帝得到至高皇位的艱辛,楊堅幾乎是順利得不能再順利。對此,清代史學家趙翼曾評價說:“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婦翁之親,值周宣帝早殂,結鄭譯等矯詔入輔政,遂安坐而攘帝位。”。但對楊堅瘋狂屠殺宇文氏皇族,趙翼則表示了非議:“竊人之國而戕其子孫至無遺類,此其殘忍慘毒,豈復稍有人心!”所以後來楊堅五個兒子均不得善終,且隋朝為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與北周宇文氏同姓,但不同宗)所滅,均被視為天道的報應。

然而,即使有鐵石一般的心腸,楊堅還是有一個最難面對的人——自己的女兒楊麗華(宇文贇皇后)。楊堅曾經說過:“公主(指楊麗華)於我有大功。”這大功顯然是對楊堅登上攝政之位而言,到後來楊堅篡奪北周皇統,楊麗華則對父親表現出了十足的憤慨。楊堅在女兒面前也覺羞愧,於是改封楊麗華為樂平公主,要求楊麗華改嫁。不料楊麗華誓死不從,改嫁一事就此作罷。楊麗華後在跟隨自己的弟弟隋煬帝楊廣巡遊時病死在張掖。

登上皇位的這一年,楊堅四十歲,剛好步入了不惑之年。不惑的意思,就是明白。實際上,在中國曆代皇帝中,楊堅被公認為才智最高的皇帝。

盛唐130年…開皇之治1

楊堅出生在佛寺,由尼姑智仙撫養長大。他自幼以大力金剛那羅延自詡,登上皇位後,給自己的新王朝起了個新奇出眾的年號——開皇,實際上是以此來附會天命論,表明他是“祗奉上玄,君臨萬國”。

開皇,這一透露著楊堅銳意進取的遠大抱負和勃勃雄心。一個嶄新的時代開始了。

當時的局勢混亂紛擾,長期的分裂動盪對中國造成了空前絕後的影響,影響波及了社會的方方面面。要在這樣一種傷痕累累的局面下重新建立起道德和秩序,需要何等堅強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楊堅真正得以名垂千古,並非因為他是一個皇帝,而是他當上皇帝后,以非凡的才幹對政治結構和制度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楊堅先是廢除了不合時宜的北周六官之制,改依漢魏之舊制,置三師(榮譽稱號,並無實權)、三公(顧問性質機構,無實權)及尚書、門下、內史(唐稱中書)、秘書(掌管書籍曆法)、內侍(宮廷宦官機構,掌宮中事務)五省;御史、都水二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九寺;及十二衛府等,分司統職。又置勳官十一等,以酬勳勞;散官七等,以加文武有德望者。

其中,尚書、門下、內史三省正副長官(尚書省的令、僕射,門下省的納言,內史省的監、令)均為宰相,自此,三省長官為宰相成為定製,三省六部成為中央最高政府機構。雖然隋三省體制尚不完備,但整齊劃一的三省六部中央政府體制實已確立。

三省中,尚書省形成於東漢,時稱尚書檯,一般居於禁宮之外,總掌全國行政管理,處理日常政務。內史(決策機關)、門下(審議機關)二省形成於三國時期,當時設定的目的在於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避免出現丞相一人專權的局面,一般位於禁內,佐皇帝決策。在兩晉南北朝幾百年的發展演變中,兩省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如南朝重內史,北朝重門下,各用以起草和出納詔命。一直到唐朝時,才發展成為“中書(內史)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行”的完備體制,三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既分工又合作。

六部指尚書省的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