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曹先生呢,他也剛剛才觸電不久,於是我們就共同摸索。曹先生的長處呢,就是他是平面媒體專欄評論家,我的長處是,我永遠是從電視愛好者的角度切入。那我們倆怎麼互補呢?我曾經長期地摸索和試驗,比如我們的節目只有20分鐘,直到現在也只有20分鐘,原來是做2PART,因為現在越做越好,廣告越來越多,現在變成了3PART,在節目中間插廣告其實是很難受的,剛展開談一會兒,你就得收住話頭去廣告,但是嚴格來說,評論是需要鋪墊的,陳述完事實之後,觀點要鋪墊,所以這個節奏的掌握就是主持人的工作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董嘉耀(2)
我和曹先生的默契就在工作的摸索中形成,曹先生主要負責觀點、資訊、分析、評論,我負責節奏和電視手段的豐富,因為它是個電視節目。我自始至終強調《時事開講》是一個電視節目,它不是文章,也不是曹先生在電臺對著觀眾講。我們做《時事開講》強調的是相關的圖表、片子、片段,甚至每一PART結束的時候,因為要去廣告,為了吸引觀眾,我就故意說下一PART要講什麼,有時候我就故意從語言上下功夫,要讓人家覺得下一PART回來要聽。舉個例子吧,比如說我們說腐敗的問題,我會講廣告回來我們會講腐敗的癥結是什麼,對政權會不會有衝擊,其實我根本不會談到對政權衝擊的問題,但是我肯定要使我的主持語言具有“鉤子”的作用,這是主持人一定要把握的度,不可明言的。我覺得在這個節目當中,讓我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我和曹先生在節目中的配合,要講到某個東西的時候,我們經常會有相應的片段,曹先生根本就不管這個事情,只負責評論,所有片段都是我去想,所以這個節目,20分鐘,它會有觀點,有論據,有衝擊力的圖片,你會收穫很多資訊量。
《 軍情觀察室 》誕生在與老闆吃飯的飯桌上
記者:在做《時事開講》的同時,你還在做《軍情觀察室》。
董嘉耀:《軍情觀察室》是很耗我精力的一個節目。這個節目最早是美國打伊拉克戰爭之前,老闆突然想起來,想做個軍事節目來介紹軍事常識,就把我叫去,我們當時就在飯桌上,當時老闆就那麼說,我就拿起一張餐巾紙,他邊說我邊記,到現在我還保留著那張餐巾紙。講完就立刻落實。後來我就找了馬鼎盛,就這麼固定下來了,電視是出明星的,我當時就覺得他特別合適,果然觀眾就認可他了。我那時最高峰一天做4集,每集都直播。
記者:在《時事開講》中,你的主持風格是冷峻客觀的,那麼在《軍情觀察室》中呢?
董嘉耀:首先第一個詞就是發燒,我是軍事發燒友,有一定的主觀色彩,是急切地告訴你軍事訊息,但這個訊息是詭秘性的,軍事本身就是真真假假,我把各種猜測都告訴你,我只不過是轉述。說到底,鳳凰就是平臺,我們就是為了那些渴望知道訊息的民眾提供資訊,就這個概念。《時事開講》在鳳凰到現在為止是一個新的奇蹟,根據我們內部的統計以及一些調查公司在廣東地區的統計,因為廣東比較有代表性,落地比較普遍,我想其他省份也會有,它已經連續4個月排在收視第一位了。
記者:你在節目中穿的軍服不是真正的軍服吧。
董嘉耀:這個軍服是假的,就在香港很便宜的地方買回來的,就是香港賣東西最便宜的那個叫廟街的地方,100塊錢3件。我最近見了幾個空軍的人,他們對我說,你們那個軍服太次了,哈哈。有時候居然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友情贊助我們軍服,是正式的制服,結果我們穿不了,太正式,一穿上去,不是那個感覺。後來我說這怎麼行,我們是民間臺,就要那些迷彩服,有軍界送給我一套,我把徽標拆掉,送一套給馬鼎勝,他穿上以後往下一蹲,很像民工的樣子,哈哈。所以說,我在《軍情觀察室》那個狀態就是很迫切地有東西要告訴你那個狀態,不是八卦,我的態度是不容置疑的。發燒友,什麼是發燒?發燒就是我很迫切告訴你,中國又買了三架飛機,潛艇又在哪出事了,是這種,不是娛樂八卦那種。
很忙!很忙!!
記者:你現在是資訊臺副臺長,能說說你日常工作的安排嗎?
董嘉耀:原來已經很忙了,現在接了這個新的工作就更忙了。基本上就生活在公司了。
我大概每天九點左右回到公司,早上要開當天的新聞策劃會,就是今天那麼多檔新聞欄目,關注哪些焦點,但是有些東西我們是要表現和策劃的,要追蹤背景報道,要最新訊息,要評論員跟進。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