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方面的科學家非常討厭他。當時他合成的材料耗能極快,不適用於實戰,因此他迅速地被研發部門邊緣化了。
說起來很奇怪,即使是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際,人的私慾和勾心鬥角依然無處不在。也許這真的是人的原罪,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
那個傢伙之後一直晃晃悠悠,直到病死都沒再次得到啟用。一直等到吳橋當政,他的遠見卓識才被首次承認,被吳橋稱為相變材料戰艦的先驅。
藉著這些新型戰艦,聯軍抵擋住了來自共和國的強大對空炮火。
共和國明顯是著急了,但研製出同樣的戰艦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國家解體,人口變少,再加上整個國家都被悲觀的氣氛籠罩,每個人都不知道應何去何從,共和國之前指望的那個“動員年輕一代,五年之內增加一億後備兵力”的計劃完全夭折了。
在一次大戰前,談衍為了儘可能地殲滅敵軍、不讓敵人很順利地撤退,想出了一個新辦法。談衍提前通知了旁邊一個星域的百姓,告訴他們聯軍快要打過去了讓其趕緊撤離。這是實話,談衍的確打算下一步就進入那個星域。然後,就和他所想的一樣,那個星域百姓的撤離干擾到了共和*隊的撤退,因為兩邊的路線有交叉。
共和國的軍隊表現出了良知,並沒有讓百為他們讓路,更沒有用武力強行突擊,他們被困原處,遭受到了重創。
——每次推進一個星域,談衍都會命令士兵,絕對不許進行報復。
不管共和國人曾經做了什麼,同盟和中立國士兵都不允許在沒有命令時進行報復行動——在共和國領土上殺人、強-暴、搶劫。
人的憤怒是可怕劑,談衍不想無端激怒對方。
不僅如此,談衍還命令宣傳部門竭盡所能地進行宣傳,敦促共和*官們的丈夫、妻子、戀人、父母、兒女、朋友說服軍官們投降。在宣傳中,聯軍表示,共和國的上層絕對不會同意投降,因為他們害怕死亡,所以會在明知勝利無望的情況下命令士兵繼續奮戰,只為延長戰爭,同時也是為他們自己延命,能延多久就是多久,但是,軍官們卻沒有必要害怕,只要投降,聯軍絕對不會冒犯戰俘,在一場錯誤戰爭的最後選擇正義是可以贖罪的。
這些宣傳直擊要害,真正動搖了不少人。
銀河歷2270年,在戰爭打到第115個年頭時,同盟和中立國的聯軍宣佈向共和國的首都進發。
此時,同盟和中立國都已經看出來,共和國的戰敗已經是註定的了,不這麼想的就只有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