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木棍,不如說是木椽更為確切;兩根木椽每根都有老碗口一般粗,兩米多長。
郭大勇將木椽扔在地上後揚起衣袖擦擦額頭上的汗水珠子笑著說:“關主任,這是兩根槓木樹,槓木結實;綁縛的擔架中途不會有麻達!”
郭大勇說著,嘿嘿笑道:“槓木是結實,可是砍剁起來就比小鬼子的腦袋還頑固了!”
郭大勇說著,從腰間拔出大砍刀亮在關錦璘面前道:“關主任您看我這大砍刀,被槓木槓了好幾處豁露啊!不過不打緊,等把塗營長送到寶鼎,郭某找個地兒收拾收拾就好!”
關錦璘看著郭大勇沒有吭聲,眼前卻浮現出195的漢子手持一把大砍刀砍剁樹木的形象。
關錦璘的眼睛潮溼了,面對這樣仗義的軍人,話語似乎成了多餘的佐料,而用心默默感受才能體味出來一點真諦。
關錦璘靜靜看著郭大勇,荊天明來、鄭天壽手中拎著各自尋到的材料一前一後過來了。
荊天明咯吱窩夾著幾塊木板,手裡抓著幾根長短不一的繩子;幾塊木板是馬車被敵機炸裂後的殘留物。
而鄭天壽懷裡抱著一團藤條,胳肢窩夾著幾根馬車上的橫檔。
從三人尋找來的不同材料來看,這是根據塗鎮山的身高打量的;三人在這麼很短的時間內便將綁縛擔架的所需材料全部準備完畢,實在是雷厲風行。
關錦璘見郭大勇、荊天明、鄭天壽三人將綁縛擔架的材料一一放在地上,便就毛遂自薦地說了聲:“你們三個歇著,卑職來做最後的組裝!”
關錦璘是留洋博士、政府高官,武林高手,還懂醫療技術;在北京大學上學期間便跟老前輩梁漱溟搞鄉村建設運動,在鄉下時和老鄉們綁縛過不少型別不同的擔架,這方面堪稱專家。
很快,郭大勇三人採集回來的材料全都派上用場——兩根槓木做左右兩邊的抬杆,抬杆前後是起固定牽拉作用的橫檔;前後兩端的橫檔距離躺人的架鋪隔出些許距離;利於扛抬者用肩膀使勁。
抬杆和橫檔形成的框架中間,全都用藤蔓捆紮結實形成一個網床;網床上鋪墊著被敵機炸裂的馬車木板。
一副看起來很笨重但卻實用便捷的擔架製作完畢後,猴子便問高劍利,說為什麼要給網床上鋪墊木板,直接將塗營長放在網床上不是更好?
關錦璘訕笑一聲道:“塗營長重傷在身,躺在網床上身子容易活動有害無利;而躺在木板上身子基本保持平穩能保護傷口不再損傷!”
關錦璘語重心長地說完,便和郭大勇三人將塗鎮山轉移到用槓木做抬杆,身下鋪墊著木板的擔架上去。
真是太合竅了,身高193公分的塗鎮山往擔架上一躺,好像是提前定製的木床似的不長不短。
關錦璘滿意地點點頭,接著堅毅果斷地說:“萬事俱備,只欠將塗營長送到寶鼎去!”
說著慷慨激昂道:“我們四個人分成兩組,郭團長和荊連長一組;卑職和天壽小弟一組!”
關錦璘這麼說完,便對鄭天壽喊了一聲:“猴子,我倆抬!”一邊說,一邊已經抓住擔架的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