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的子弟,本來也就是要進行考核,然後再確認是否襲職,那麼把他們納入科舉,讓他們考武進士就是了。
而工匠本身就有營繕所為官這條渠道,現在不過是納入科舉,直接讓他們去考工科進士。
還有醫科。
醫生也是可以憑醫入仕。
地方醫學,惠民藥局,一直到太醫院,這是一條線。
現在同樣納入科舉,讓他們變成醫科進士。
無論什麼進士都是進士。
都是可以進入官場,然後該升遷就升遷的,不過他們肯定會受到文科進士們的排擠,甚至被歧視,畢竟讓儒生們和工匠並列,對他們來說還是難以忍受的,但要的就是這個,受排擠的他們會自動抱團,最終形成一個和儒生爭鋒相對的官僚集團。
然後就是兩個集團互相制衡。
這些雜科進士是真有用的,他們可比那些純粹的儒生更有用。
而且儒生的根基是地主。
畢竟耕讀傳家。
但雜科進士的根基不一樣,他們必然成為工商業的代言人。
這就可以了。
新興工商業集團可以得到真正的扶持了。
“朕想一想。”
朱元璋坐在那裡很深沉地說道。
“陛下,這個還需要想?咱們別的不說,兵,工,醫三科甚至可以說本來就有,只不過是不在科舉,如今改到科舉裡面而已,大不了在進士數量上有分別。比如文科考兩百,兵科考一百,工科考五十,醫科考五十,但無論什麼科,作為進士是一樣,而且以後做官也不能有分別。這裡需要區分衛所世襲武將和武進士區別,武進士還是文官,只不過是以兵部這些衙門為主,包括其他與軍隊相關的衙門。”
楊豐繼續蠱惑他。
兵部,兵備道……
當然,現在沒有兵備道,但現在有分巡道,按察司分巡天下兵備,四十多個道,派按察司副使巡視兵備情況,像這樣的文官首先得有足夠的軍事知識才行。
所以他們就應該以兵科進士充當。
當然,作為對武將的拉攏,兵科進士一開始肯定衛所選送,各地衛所都有自己的學校,上學的也基本上都是軍官子弟,由他們選送舉人,由這些舉人考進士。至於他們世襲武職的考核,那個肯定還按照過去,這個世襲制度是朱元璋的統治根基,他是輕易不會動的。
得慢慢來。
但首先得把兵科進士搞出來。
不過朱元璋也不可能立刻答應,這個改革牽扯太大,需要在目前科舉制度上大規模改革,而目前科舉制度也是剛剛完善起來……
其實還不完善。
畢竟都能搞出南北榜的肯定不能說完善。
這種情況下再改,那就需要很大魄力了。
不過關鍵還在於朱元璋能不能捨棄他對儒生的幻想,這個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皇帝都想著家天下,永遠延續下去,而儒家的確也是最適合他們的,他選儒家很正常。但楊豐也不是要他拋棄儒家,儒家依然還是他的文臣主體,但儒家獨大到最後會危害他的皇權,所以他應該給這種制度的漏洞打個補丁。
當然,楊豐是讓他認為只是給漏洞打個補丁,但實際上真正發展下去那就不是補丁了。
新一代思想都會誕生的。
新一代官員也會成長。
那時候就儒家那點本事,怎麼可能撐得住,以後的皇帝,終究還是要看誰有本事的,他們可未必有朱元璋的深謀遠慮,如果雜科進士出身的官員展現出遠端儒家官員的實力,那以後的皇帝難道不會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