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
兩萬明軍精銳整齊列陣。
最前面是一門門新式的野戰炮……
不是後裝的速射炮了。
這些全都是最新鑄造的青銅野戰炮,打兩斤重的炮彈和霰彈,雖然肯定不具備轟垮城牆的能力,但重量卻只有幾百斤,兩匹馬拖著就能在平路上快速機動,甚至能夠跟隨大隊的騎兵行軍。可以說除了山地,其他地形隨便走,甚至哪怕山地也勉強能湊合著透過,畢竟可以拆開,單純炮管也就是三百多斤,多找幾個士兵抬著也不是不能走。
而在這些野戰炮後面,則是一輛輛同樣新式的四輪馬車。
都是兩匹馬拉著。
這些是給大炮裝彈藥伴隨前進的。
一輛馬車裝的彈藥,基本上夠一門炮打一場大規模戰役的,畢竟就是二斤炮彈,這些大炮的壽命也就幾百發而已,能撐著打完一車彈藥就不錯了。
然後是整個炮隊計程車兵。
一門炮的炮手加彈藥運輸的運輸兵共同組成一個炮隊。
炮兵後面是長矛手加火繩槍手組成的步兵陣型,經典的西班牙大方陣在空曠的平原上排開,一共六個這樣的大方陣,排成了前後各三的巨型方陣。而組成方陣計程車兵身上全都是布面甲,然後以顏色區分,火繩槍手紅色,長矛手黑色,軍官則根據身份不同各有自己的袖子顏色,所以看顏色就知道什麼級別。而這些軍官都在方陣外面,帶著旗手鼓號手,整個方陣以紅黑兩色為基調,隊型整齊,士氣高昂,看起來就是精銳。
在這六個大方陣左右是騎兵。
當然,不是火槍騎兵。
這些騎兵的主要武器還是長矛和弓箭。
畢竟大明也沒有同樣玩火繩槍方陣的敵人需要對付。
楊豐把方陣戰術引入,只是因為這種戰術最適合步兵進入草原。
結陣的西班牙方陣,對於遊牧騎兵來說,絕對是嘆息之牆,弓箭襲擾根本沒用,畢竟騎兵弓比射程,在重火繩槍面前就是個笑話,這東西隔著半里路依然能打死無防護目標,騎兵弓隔著半里路倒是有可能飛到,但這個威力嘛……
八里橋的英法聯軍表示,我們身上連鎧甲都沒有,也沒見被射死。
靠近到幾十米倒是威力夠了。
但幾十米距離,那還不知道得在火繩槍輪射中死幾回了。
所以明軍以後可以玩以步制騎進行深入草原的作戰,一個方陣加上配屬的騎兵和炮兵,攜帶足夠一場戰役的物資,然後就可以深入草原,和漢朝的戰車步兵一樣掃蕩。
不過騎兵任務不同。
他們還是要輕弓快馬利刀,和遊牧騎兵在草原上互相追逐。
這個陣型的後面,則是指揮官的中軍,不過和西班牙方陣不同,明軍的中軍是駝城,一頭頭駱駝背上架著速射炮,臥在步兵後面,中間是代表最高指揮權的中軍旌纛。這種駝城戰術在明軍中極受歡迎,目前幾乎所有鎮守大將都有,成本低,北方駱駝有的是,鐵製速射炮價格低廉,而且效果好,畢竟對手就是些使用弓箭的遊牧騎兵而已。
更重要的是機動性強。
這時候的明軍將領可全都是經驗豐富,他們很清楚什麼有用。
所以哪怕是神機營,也將駝城戰術保留。
行軍時候駝城護衛中軍,步兵結陣在周圍,騎兵放出巡弋,作戰時候步騎炮聯合作戰而駝城護衛中軍,必要時候也可以前出增援,以速射炮補充野戰炮射速的不足。
這是目前大明最強軍團,也是目前這個世界上的最強軍團。
甚至超越了一百五十年。
歐洲的西班牙方陣正式進化到這種級別,得到十六世紀中期。
而現在是西曆一三九六年底。
再加上目前明軍的戰鬥意志和本來就很強的冷兵器格鬥能力,這樣一支軍團對上那些小國,是真有滅國能力的,楊豐想不出這個時代還有什麼國家能在野戰中,戰勝這樣一支強大的軍團。
“大明皇太孫朱允熥恭迎河神,允熥奉大明皇帝旨意,前來向河神解釋大明代宋之緣由。”
一身龍袍的朱允熥,就站在這支軍團的最前方。
皇太孫沒有在開封等河神上門。
那樣太不禮貌了。
皇太孫可是對李彥仙這種忠義非常尊重的,所以直接渡河,在北岸迎接河神,順便也展現一下大明軍威以震懾之。
而在他身後,一個巨大的熱氣球已經鼓起,被一根根繩索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