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國衛。
實際上不只這三個衛,會寧都司還有七個守禦千戶所。
明朝衛所裡面,其實有大量守禦千戶所,這些是直屬都指揮使司的。
以目前的情況,這些駐軍的供應是可以滿足,就是成本高,不但沒有收益反而要賠錢而已,不過楊豐本來也沒有收益,他承包的交換條件,只是會寧都指揮使司的一切開發收益歸他而已,但這時候有個屁的開發收益。目前有三條路線在供應那裡,第一條就是遼東的木軌,未來一直通到吉林,另一條海運清津港,然後陸路運輸到松花江上游,也就是安圖南邊,根據季節不同起運點不定,反正能漂流就行,甚至都沒有像樣的船,因為都是一次性而且木料充足,隨便扎個木筏就行。
本來也都是那些土司以服役性質,淪流派出青壯來承擔。
這樣漂流一直到和頭道江的交匯口,那裡才真正有造船廠,而且那裡有會寧都司的一個守禦千戶所。
那也是好地方。
因為這個千戶所是護寺軍。
他們守護的是會寧三大寺廟之一的長白山寺。
原本歷史上的長白山寺在安圖二道白河,明朝出動一萬八千多軍隊,一路伐木向前,最終在那裡用金國神廟遺址修建長白山寺,但楊豐認為這種事情有點誇張了,不但成本太高而且以後大師們也很痛苦。
真的。
那地方現代找個人都難,更別說這個時代了。
雖然大師們是去參研佛法,的確需要清淨,但清淨到這種程度還是沒有必要。
所以從吉林水運向上,到白山水庫邊挑個風水寶地,背靠長白山修一座意思意思就行,大師們也喜歡,那些部落百姓參拜也方便,非要修到長白山上,他們去拜個佛都跟荒野求生一樣。事實證明楊豐的選擇非常正確,這座長白山寺因為處於水運節點,迅速成為那些土司屬民虔誠參拜的心靈歸宿。大家閒暇到兩江口拜個佛,進行一下貿易,精神物質都得到極大滿足,然後就可以懷著平和的心態乘船各自回家了。
偶爾也會有大師在士兵保護下,到這些土司那裡宣揚一下佛法,甚至修建相當於分號的寺廟。
會寧的原始森林中,無處不是誦經聲。
大家都越來越平和。
而護寺軍負責把轄區土司們的稅收一下,交易的物資抽分一下,甚至寺廟大師們收的佈施也分一下……
就跟分贓一樣。
三七還是四六就沒人管了。
那地方孤懸長白山區,別說是朝廷官員,就是會寧都司都懶得管。
而且駐軍也是和鯨海衛一樣,屬於輪班性質的,說到底讓人家在那種地方駐防就得給足好處。
第三條路線是海運到龍泉府。
不過和楊豐設想的不一樣,木帆船沿著圖們江逆流雖然能到龍泉府,但受限制太多,尤其是滿載的運輸船很難,實際上目前到那裡的船都停靠毛口崴,然後走陸路運到龍泉府,再從龍泉府到敦化。這段看情況,情況好能有部分水運,剩下就是牡丹江漂流了,這條線主要是補給五國衛,這個衛就在牡丹江口北岸,也是朱元璋最想放棄的。
但補給他們不是最重要,目前就能維持,就是賠點錢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楊豐的會寧開發。
大宗的物資想要外運必須開闢穩定的貨運,而糧食的收穫又是秋末,完成收穫就是冬天,但冬天肯定沒法運輸,零下三十度不是鬧著玩的,所以只能等到第二年開春,但海上的貨運又必須冬天南下,因為夏天是南風。所以運輸模式只能是第二年開春向港口運輸,同時運輸船隊北上裝船,然後冬天趁著北風起離港南下,正好南方的工廠在冬天開工,大量製造的糞丹囤積,在麥收之前完成向農民的銷售。
現在這種古代版複合肥正在熱銷。
豆餅為基礎,然後新增更珍貴的鳥糞增加肥力,再混進少量殺蟲的……
這東西沒有什麼標準配方,其基礎就是各種增加氮磷鉀的材料,至於那些流傳的配方,只不過是因為沒有更好的此類材料,所以因材而為,但這類東西里面第一鳥糞,第二豆餅。
甚至不用這麼麻煩,直接用發酵的鳥糞或豆餅都行。
楊豐就是既然要發酵,那順便添點亂七八糟物質,增加神秘感吸引,尤其是殺蟲的材料。
而這裡面鳥糞有限,但豆餅只要開發起黑土地是幾乎無限量供應的。
這本來就是清末民國江南稻田主要肥料,尤其是豆餅更是遼西開發的主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