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慌叫道:“稟陛下,翼德他們兵敗而歸了,正在帳外求見。”
兵敗而歸!
劉備身形猛然一震,瞬間驚出一頭冷汗,那表情眼神,彷彿耳朵聽錯了一般,急是向諸葛亮瞪去。
諸葛亮手中的羽扇也不搖了,儒雅淡逸的臉上,淡然從容也煙銷雲散,驚疑之色密佈。
“諸葛丞相,看來你還是小瞧了那陶賊啊……”司馬懿卻在旁搖頭感嘆,似乎早料到現在的結果一般。
諸葛亮眉頭一凝,質疑道:“三萬鐵騎,來去如風,就算發現形勢不妙,及時抽身撤兵就是了,最多也是無功而返,又怎麼會兵敗而歸,這說不通,說不通啊……”
“敗都已經敗了,說不說得通又有什麼用,還是先叫他們進來問一問吧。”司馬懿語氣中透著一絲暗諷。
諸葛亮眼睛瞟了司馬懿,知道他是在針對自己,卻又不好發作。
“快,快傳他三人進來!”劉備已迫不及待沉聲喝道。
片刻後,帳簾掀起,三員敗將黯然的步入了大帳之中,伏地向劉備請罪。
劉備先壓住怒火,鐵青著一經臉,質問他三人如何會敗。
於是,張飛便將他們如何突發制敵,先取得了優勢,本有機會一舉聯手擊殺陶商,卻不想被秦瓊和尉遲恭兩員魏將,聯手阻擊,才壞了好事。
接著他又把魏軍本已全力崩潰,卻不知為何,突然間象是打了雞血一般,爆發出了驚人的能量,一舉扭轉劣勢,反敗為勝。
張飛詳詳細累的把他們兵敗的經過,不敢有一個字隱漏,統統都道了出來,當然也不忘把趙雲第一個下令撤兵,以及跟陶商陣前會面之事,也如實的道了出來。
劉備就驚異了,諸葛亮和司馬懿二人,同樣是一臉驚異,表情中充滿了匪夷所思的意味,就彷彿張飛是在編故事一般,讓他們無法相信。
“翼德,你與子龍乃是半步武聖的武道,奉先更有武聖之勇,你是說,你三人聯手,竟被兩個武道不濟你們的魏將給擋下?”諸葛亮的語氣表情,就差直接坦白他在質疑張飛在說謊。
張飛見諸葛亮不信,就急了,嚷嚷道:“我剛才不是說的很清楚了嘛,非要我再說一遍麼。”
趙雲卻輕嘆一聲,拱手道:“陛下,諸葛丞相,翼德將軍說的全是實情,那兩員魏將的武道確實遠不如我三人,但他們防禦之力卻極強,二人配合起來更是天衣無縫,滴水不漏,雲也實在是很驚異,這世上竟有這等攻弱守強之人。”
趙雲素來為人誠懇穩妥,說話不會似張飛那般,有時候會沒輕沒重,他都這麼說了,這下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都沒辦法再提出疑問。
“多年沒有直接交手,沒想到陶賊的麾下,竟又籠絡了這等奇人……”諸葛亮喃喃嘆息著。
劉備卻又鐵青著臉,沉聲道:“就算陶賊麾下又有奇人異士相助,可你們說魏軍在崩潰之際,突然間又恢復旺盛體力,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這臣也實在是不明白,那陶賊到底是用了什麼手段,竟能奇蹟般的就激發出了魏軍的潛能。”這下輪到趙雲也不知該怎麼解釋了。
劉備拳頭緊握,灰白的臉上燃燒著陰怒之下,沉聲不語,忽然間想起了張飛所說,趙雲跟陶商單騎會面之事,眉間不由疑色頓起,便張口打算詢問。
“父皇,好訊息,真定城中又送信來了。”
這時,一個興奮的聲音,打斷了劉備的疑心,一名身形肥碩,滿臉橫肉的武將,興沖沖的闖入了大帳之中。
聽到“送信”二字,大帳中,劉備和諸葛亮同時抬起了頭,本是灰暗的目光中,陡然間迸射出了一絲驚喜。
“山兒,快把信呈上來。”劉備迫不及待的招手示意。
那肥碩的武將名叫安祿山,有一半烏桓人的血統,也算是烏桓一名貴族子子弟。
劉備收降了烏桓之後,原本就想要拉攏烏桓人,偏巧近年以來,這個安祿山表現的極為出眾,劉備便認了他作義子。
安祿山雖非劉備嫡親皇子,但有了天子義子這層身份之後,地位就跟著蹭蹭往上升,現如今已官任安東將軍。
而劉備此舉,也羸得了烏桓人的歸心,這些年劉備東征西討,烏桓騎兵可以說是為他赴湯蹈火,捨生忘死,出了大力。
“父皇請過目。”安祿山顫著一身的肥肉,走上前來,用肥嘟嘟的雙手,將那密信恭敬的呈了上去。
劉備一把奪過密信,迫不及待的拆了開來,只看一眼,便不由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