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東北,二十里。
數以萬計的漢軍騎兵,還在往真定城的大道上,奪路狂奔。
這一場仗他們是徹底被打慘了,即使是張飛和呂布這樣的大將,都鎮壓不住士卒驚惶之心,直奔出了三十餘里,方才收止住狂奔之勢。
回來的斥侯聲稱,魏軍已經停止追擊,就地安營,張飛這才鬆了一口氣,跟呂布一合計,令諸軍停止前進,等待趙雲所部。
天黑之時,趙雲終於率領著五千兵馬,趕來和他們會合。
張飛和呂布就驚奇的發現,趙雲留下時是五千兵馬,回來時依舊是五千兵馬,而且旗幟整齊,看起來並不象是經歷了一場大戰之後,匆忙撤退而來。
“子龍,怎麼回事,難道那陶賊沒有追上你?”張飛奇道。
趙雲搖了搖頭,“那陶商本已追至,見我列陣阻攔,便沒有發動進攻,只是邀我陣前一會而已。”
陣前一會?
張飛濃眉一皺,一雙環眼中頓時掠過幾分狐疑,便問道:“陶賊召子龍你陣前一會,他都說了些什麼?”
趙雲張口欲說,但想起陶商對劉備那些“詆譭”的言語後,又覺的當眾說出來似有不妥,但淡淡的道了一句:“也沒說什麼。”
“沒說什麼?不會吧。”張飛臉上疑色更質,表情也變的凝重起來,“那陶賊既然邀你陣前一會,怎麼可能什麼話也不說,難道只是聊家常不成,子龍,難道你在有意隱瞞什麼不成?”
趙雲神色一變,顯然沒有料到,張飛竟然會對他產生疑心。
無奈之下,趙雲只好如實道:“那陶商確實沒說什麼,只不過是想招降我而已,被我斷然拒絕。”
他雖然如實道出,但顧忌到劉備的名譽,但沒有把陶商“詆譭”劉備勾結胡人那些話,跟著一併道出來。
張飛聽到“招降”二字時,卻身形一動,立刻觸動了他敏感的神經,盯向趙雲的目光中,更添了幾分疑色。
趙雲看出張飛眼神有異,心中頓覺不悅,便正色道:“翼德將軍,你該不會是懷疑我對大漢的忠誠吧,如果我真被那陶賊說動,現在還會帶著這五千兵馬,回來跟你們會合嗎?”
趙雲一席坦坦蕩蕩的話,立時把張飛給問住,也暫時壓下了他心中的猜疑。
張飛想想也覺有理,便道:“子龍對天子忠心耿耿,我當然是知道的,不過我很奇怪,當時那麼好的機會,你怎麼不趁機要了那陶賊的命?”
聽得此言,趙雲眉宇間流露出一絲不屑,坦然道:“我趙子龍乃堂堂正正的男兒,陣前會面,卻突施殺手這種下作的事,我趙雲可做不出來。”
張飛被趙雲這一番不屑的反駁,立時吃了一嘴的鱉,環目一眼,就有種惱羞成怒的衝動。
“子龍倒也是言之有理,他要是這麼做,倒是損了咱們大漢的國威,咱們早晚都會殺了陶賊,也不急於一時。”這時,呂布站了出來,為趙雲說了一句公道話。
張飛只好強壓下心中的不滿,一甩膀子,沉聲道:“也罷,你們都說的有道理行了吧,看你們怎麼回去向陛下交待。”
說罷,張飛一撥馬,賭氣似的縱馬先行而去。
呂布也看了趙雲一眼,縱馬而走。
他二人那意思,明顯是這場敗仗,跟當時趙雲先下令撤兵有關。
趙雲卻一身坦然自若,沒有任何的負罪心理,撥馬跟隨而去。
兩萬敗兵夜不停蹄,連著趕了數十里路,終於是在天亮之前,趕回到了真定大營。
此時此刻,劉備已經一早起來,召了諸葛亮司馬懿兩位謀臣前來皇帳議事。
“這個時候,不知道翼德他們的戰況如何了?”劉備盯著地圖,目光中流露著幾分顧慮。
畢竟,張飛他們此次去戴擊的不是別人,而是大魏之皇陶商,所親自率領的近十萬大軍。
劉備可以恨陶商,可以罵陶商,但從來卻不敢小視陶商的用兵能力,這正是他心有顧慮的原因。
“此番出戰,乃是我大漢最強的三員大將聯手出馬,就算不能成功,至少也能全身而退,只要能稍稍遲滯了魏軍的前進速度,就足夠了。”諸葛亮卻搖著羽扇寬慰道,一副運籌帷幄的淡然。
劉備寬了些心,點著頭道:“呂奉先的武道已經是武聖,翼德和子龍的武道,也達到了半步武聖,他三人聯手,可以說是天下莫人能敵,何況他們又是以三萬精騎,去截擊行軍疲憊的魏軍,應該沒什麼問……”
話音未落,帳外御林軍士匆匆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