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內。
李淵的鼻孔中尚在吐著粗氣,一臉的不高興,顯然還在為李秀寧方才的那番話而不開心。
“大姐終究只是女流之輩而已,婦人之見也是正常,父帥莫要太過在意,氣壞了自己的身子。”李世民卻笑呵呵的寬慰道。
李淵情緒這才緩和幾分,嘆道:“本王不是生氣,只是失望而已,沒想到你大姐竟然這麼不識大體,本王這些年來,真是白教她了。”
李世民便陪著他的父王,又把姐姐李秀寧數落了一番。
“既然這樣,那兒還按照父王適才的意思,即刻準備調集大軍,南取晉陽。”李世民的把話轉入了正題。
“就依你說的去辦吧。”李淵點頭答應,遲疑了一下,又笑著安慰道:“世民,為父知道你能征善戰,這南取晉陽的重擔,本王就交在你身上了,若為父當真能成就帝業,將來這太子之位,也未必非得立長,立賢也未嘗不可。”
李淵這等於是給李世民許下了重諾,委婉的表示,將來會立他為太子,而不是長子李建成。
李世民的鷹目中,陡然間湧起一絲興奮,卻馬上表態道:“兒所做一切,皆是為了父王,為了咱們李家,絕非是為了自己,至於將來之事如何安排,一切聽憑父王便是。”
李世民回答的也委婉,雖然沒有明言自己心儀太子之位,但一句“一切聽憑父王便是”,等於是暗示了李淵,他確實想當太子。
李淵當然能聽出他的言下之意,當即鄭重其是道:“世民你放心吧,誰為咱們李家貢獻的多,為父自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為父絕不會虧待你的,你儘管放心去幹吧。”
“多謝父王,那兒這就去了。”李世民欣然領命,意氣風發,開開心心的告退而去。
……
當天,李世民便領了李淵的詔命,以南院大王的名義,集結位於平城,雁門一帶的遼軍步騎,以兵馬換防為掩護,準備剋日發兵南下。
那日大堂議事,眾將們皆聽到了李世民的獻計,如今李淵一調動兵馬,眾人很快就猜到了李淵的意圖。
李建成也不例外。
當天晚上,李建成便帶著一肚子的不高興,前來密見李淵,反對採納李世民的計策。
“建成啊,為父知道你跟世民都爭強好勝,自小什麼都喜歡爭,凡是他贊成的,你總是反對,反是你贊成的,他又總會唱反調,但這一次,他可不光是為了他自己,也是為了咱們李家,為了你啊。”
聽得李淵一番別有意味的話,李建成亢奮的反對情緒,頓時便平伏了下來,茫然驚奇的看著李淵,想不明白他這番話是什麼意思。
當下李淵便將李世民對他說的那番話,經過一番修飾加工後,又原封不動的講給了李建成。
什麼帝業,什麼李家的光明前途,那一個個極富誘惑力的字眼,轉眼就把李建成聽到熱血沸騰,眼冒金光。
“這麼說,二弟這條計策,確實是為了咱們李家?為了父王你?”李建成一臉驚喜道。
“當然了,他其實還是為了你這個兄長啊。”李淵一笑,語氣玩味起來,“你想想看啊,為父將來若是能登上帝位,你身為長子,為父肯定會立你為太子,咱們李家的江山,早晚要交在你手裡,這難道不是為了你嗎?”
李建成身形陡然一震,胸中的熱血瞬間沸騰到了極點,思緒頃刻間穿越到了未來,彷彿已然看到自己穿上龍袍,高高在上,威風八面的帝王樣子。
他甚至還看到,那個自己跟自己從小爭到大,被大部分人都認為比自己優秀的弟弟李世民,不甘心的跪在自己腳下,向自己被迫山呼萬歲的樣子。
念及於此,李建成的心思,立刻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反對的情緒,頃刻間煙銷雲散。
當下他便向李淵一拱手,正色道:“其實兒也早想勸著父王自立為雄,帶領我們李家成就一番偉業,只是不知父王的心思,所以兒一直不敢明言,沒想到父王其實早有這等雄心壯志,兒這下就放心了,兒自然跟二弟一樣,願竭盡全力,輔佐父王成就大業。”
李建成一番慷慨表態,聽的李淵也是心花怒放,不由暗鬆了一口氣,捋須哈哈大笑起來。
陡然間,他一拍案几,欣慰道:“建成啊,為父有你這樣深明大義的長了,何愁大業不成啊,你就即刻去做準備,不日與世民領兵南下,攻破雁門,奪下晉陽,為咱們李家開拓一番大業吧。”
“兒定當為父王赴湯蹈火,再所不惜!”李建成也是興奮如狂,慨然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