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只願做漢朝的忠臣,不願做那篡位之賊。
曹昂明知如此,為何還敢勸曹操稱帝呢?
曹丕心中狐疑,不知該不該跟風,目光就向著人群的角落裡,悄悄的望了過去。
他在看賈詡。
鬚髮半白的賈詡,目光早已在注視著曹丕,兩人四目悄然相對時,賈詡微微的點了點頭。
曹丕何其聰明,一眼就會意了這位毒士的意思,不敢再有半分猶豫,當即也站了出來,拱手誠然勸道:“陶賊不過是一寒門之賊,靠著詭詐竊取了半個天下,就敢妄自稱帝,他能稱帝,父王為什麼不能?兒臣也請父王進位為帝!”
兩位公子不約而同的站出來勸進,帶動著下面的郭嘉、夏侯兄弟、徐晃、馬超、法正、張任等新老臣子們,紛紛站出來,跪勸曹操稱帝。
放眼望去,整個大殿上眾臣皆已黑壓壓的跪下去了一大片,勸進之聲是此起彼伏。
曹操表情依舊是不動聲色,但深陷的眼眶中,卻悄然掠過了一絲興奮。
但很快,那一絲興奮,就被不悅所取代。
因為他看到,大殿之中,群臣皆跪,卻唯有一人站著不動,而那個人,正是他最為倚重的謀臣荀彧。
此時的荀彧表情也相當的不滿,眼見眾臣皆勸曹操稱帝,不由又急又氣,急是跪伏下來,向曹操道:“大王乃漢之忠臣,所做一切皆為匡扶漢室,大王若是稱帝,豈非跟那陶賊一樣,都變成了亂臣賊賊子,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王座之上,曹操看著苦苦相勸的荀彧,眉頭越凝越深,那種不滿的情緒,似乎越發明顯的開始表露在臉上。
正當這時,那劉曄又匆匆而入,拱手道:“稟大王,幽州傳來了最新訊息,那劉備不日之前已在薊京宣佈奉了獻帝遺詔,繼承漢室大統,登基稱帝了!”
此言一出,整個大殿上又是一陣譁議。
一時間,殿中罵聲又起,眾臣們都在罵,劉備那織蓆販履之徒,竟然也好意思稱帝,還敢謊稱是什麼獻帝遺詔,簡直是不要臉。
這時,曹丕則站了起來,衝著荀彧質問道:“我說荀大人,眼下連那大耳賊都敢自立為帝,還自稱是奉了獻帝遺詔,是什麼漢室正統,你要我父王做漢室的忠臣,難道想讓父王向那大耳賊稱臣不成?”
“這——”荀彧頓時被問住了,一時語滯,不知該如何回答。
郭嘉向曹昂使了個眼色,曹昂也不甘示弱,忙道:“就是就是,父王是什麼身份,豈能向那大耳賊稱臣,既然漢朝已經覆沒了,父王效忠的物件也就沒了,無所謂忠臣不忠臣,父王稱帝又如何。”
麾下眾臣是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大多數人都傾向於曹操稱帝,唯有荀彧表示反對,但卻因劉備的稱帝,使他為漢朝的辯護,越發顯的蒼白。
沉默許久的曹操,忽然間一揚手,示意眾臣安靜。
大殿中,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曹操。
曹操的目光,則看向了殿前那名年輕的謀士,淡淡問道:“法孝直,眾臣們有人勸本王稱帝,也有人反對本王稱帝,一直沒有見你說話,本王想聽聽你的意見。”
所有人的目光,又轉向了法正。
這個新降未久的年輕謀士,緩緩的步上了大殿,向著曹操一拱手道:“今劉備和陶商二賊已相繼稱帝,大王若是不稱帝的話,就在名份上矮了那二賊之頭,顯然不利於號召天下豪傑追隨大王,成就霸業。”
話說到這裡,除了荀彧之外,眾臣們盡皆點頭,顯然以為法正是贊同曹操稱帝的。
法正卻話鋒一轉,又道:“只是大王先前曾發過誓,要做漢室的忠臣,就算是在形勢所迫之下,不得已而稱帝,似乎也有破誓之嫌,恐遭天下人誹議。”
這番話說出口,曹操眉頭暗暗一凝,其餘眾臣們也無不面露奇色,聽法正這話,似乎又是反對曹操稱帝。
“我說法孝直,你到底是贊成大王稱帝,還是不贊成?”馬超不滿的質問道。
法正卻一笑,淡淡道:“大王當不當稱帝,我贊不贊成不重要,你們贊成不贊成也不重要,關鍵要看天意。”
天意?
大殿之上,所有人都愣住了,個個都一頭霧水,不知道法正在賣弄什麼玄虛。
曹操卻似乎起了興趣,便道:“天意難測,本王又怎知天意如何?”
“天意,就在這一枚銅錢上。”說著,法正從袖出取出了一文錢,高高舉起展示向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