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為之大振。
自跟魏國開戰以來,今日一戰,可算得上是吳軍難得一次小勝,焉能不令他們興奮到發狂。
城頭之上,執弓傲立的黃蓋,沉浸在將士們的歡呼聲中,蒼老的臉上也不禁燃起了絲絲得意,口中冷笑道:“陶賊,你連戰連勝,還真以為自己無敵,以為我大吳無人了吧,今日,我黃蓋終於讓你嚐到了什麼時折戟城下的滋味了吧,哈哈——”
黃蓋傲然得意的笑聲,迴盪在呈縣上空。
這一次難得的小勝,大大激勵了吳軍士卒的鬥志,黃蓋為了振奮人心,當即修書一封,派人飛馬趕往錢唐,向孫策報捷。
黃蓋更是在戰報中,自信的宣稱,他可有項上人頭擔保,絕對可以在吳縣拖住魏軍一個月的時間。
……
三日後。
三天的時間裡,魏軍對吳縣發動了大大小小,近七次的進攻,卻無一例外,皆是失利而告終。
魏軍失利的主要原因,除了黃蓋守城能力極強之外,其實主要原因,還在於魏軍自身。
因是陶商料想吳軍士氣已潰,兵力微弱,不堪一擊,所以才只率三萬步騎前一路狂追而來,大部分的主力步軍,以及天雷炮,破城錘之類的攻城武器,皆被拋在了後面。
而以吳縣城牆的那點厚度和高度,陶商只要聚集起幾百門天雷炮,不分晝夜的狂轟爛炸,不出三天,城牆必被轟破。
而現在,陶商只憑三萬大軍,在沒有重型攻城器械的情況下,面對黃蓋所守的吳縣,就有些束手無策了。
無奈之下,陶商只能一面攻城,一面下令給後軍主力,儘快趕到吳縣前來會合。
黃蓋也趁著這段時間,強行發動城中男女老幼,日夜擔土抬石,拼了命的擔土抬石,加築城防,以應對魏軍不久之後的天雷炮轟擊。
戰勢發展到現在,似乎,陶商也只有等著後續大軍到來,才有機會攻下吳縣。
是日傍晚。
又是一場攻城失利,魏軍留下五百餘具屍體之後,再度退還在營。
還往大營後,陶商就有點睡不著了,立於屏風之前,凝視著所懸的地圖,沉眉不語。
他的目光,並不在吳縣,而在錢唐。
黃蓋雖然頑強,但陶商卻並不焦慮,自信早晚必能攻破,他真正的目標,還是逃往錢唐的孫策。
根據錦衣南衛的回報,孫策已在那裡糾集了近五千多兵馬,還有一百餘艘戰船於錢唐灣。
孫策徵召新兵,乃是意料之中的事,並沒有什麼好奇怪,但他徵集了一百多艘戰船的舉動,卻讓讓陶商有些不解。
會稽非是長江,水戰已無用武之地,孫策就算有幾千艘戰艦,也派不上半點用場,又何必費這個無用之功呢?
除非……
陶商眼眸陡然一亮,腦海之中,驀然間,迸出了一個新奇的念頭。
這個念頭剛剛閃過時,帳簾掀起,荊軻手執著一封書信,興沖沖的步入了帳中。
“大王,適才城內有一名使者,偷偷潛出城入我大營,將這一封書信,想要獻於大王。”說著,荊軻將那道書信,拱手奉上。
城中信使?
書信?
陶商心頭一動,眼珠轉了幾轉,驀的湧起了一絲預感,好似猜到了什麼。
他便坐回王座,將那封書信接過,拆將開來,細細一掃。
幾秒鐘後,陶商笑了。
大帳中,迴響起了陶商的狂笑聲,笑的痛快,笑的得意。
“果然如此,還真是及時啊……”
笑聲嘎然而止,陶陶商將手中帛書,狠狠往案几上一拍,欣然喝道:“傳令給諸將,兩個時辰後集結諸軍出營,本王要夜破吳縣!”
夜破吳縣?
聽到這道詔令,荊軻精神一震,目光中卻又吐露疑色,不知陶商何來的自信,白天都攻不破吳縣,卻要在夜中再攻。
荊軻又猜想,陶商的自信,必然來自於那一封密信,當下也不敢遲疑,趕忙去通傳諸將。
眾將得到王令,皆也感到新奇,卻不敢違令,各自帶著狐疑,令各部士卒儘快吃飯,先行休息。
不覺兩個時辰已過,明月已過中天。
魏營之中,集結的號角之聲,沖天而起,打破了夜的沉寂。
陶商早已披掛上馬,叫營門大開,帶著一眾虎衛親軍,昂首出營,直奔吳縣北門。
其餘諸營也營門大開,數以千計的魏軍將士,井然有序的開出營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