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城東,吳王宮。
王宮之內人人都慌手慌腳,正忙著手拾東西,往城東一線運集。
孫策已經決出了棄城而逃的決斷,這幾日的時間裡,都在忙著就突圍做準備,這座王宮已是空了大半。
根據與龐統擬定的計劃,孫策本打算在明日凌晨時分,在魏軍士卒睡眠最深的時刻,率大軍由東門出城,今晚,也是孫策最後一次逗留在王宮之中。
“今日一走,不知還能不能殺回建業啊……”高階之上,孫策撫摸著那金色的王座,唏噓感慨,眉宇之間流轉著不捨。
正感慨間,部將淩統匆匆而入,一臉的驚慌失措,大叫道:“大王,大事不妙,那張昭會同一眾叛軍開啟了北門,向陶賊投降,魏軍正狂湧入建業城!”
張昭叛變!?
孫策身形劇烈一震,形容駭然變色,驚到一屁股跌坐在了王座之中,整個人瞬間陷入了無盡的愣怔之中。
就連身邊的龐統,還有他的弟弟孫權,二人也陷入了愕然驚變之中。
“怎麼可能,張昭乃我大吳元功老臣,怎麼可能叛國降賊,不可能啊!”孫權脫口驚叫,一臉的難以置信。
大殿之中,頓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兄弟二人盡皆陷入了驚憤之中。
半晌後,龐統方才最先反應過來,嘆道:“張昭雖乃元功之臣,但前番就曾勸說過大王降魏,到了這個生死存亡的時候,他背國投敵也就不奇怪了。”
龐統一語點醒了孫策,他恍然驚悟,不由怒從心起,咬牙切齒的恨恨罵道:“這個張昭,枉本王如此厚待於他,他竟然敢背叛本王,當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可恨,可恨啊——”
孫策咒罵之時,北門方向,殺聲已沖天而起,顯然是大股的魏軍,已經殺進了城中來。
龐統見勢,急勸道:“大王,事已至此,咱們也別無選擇,魏軍既已入城,無論如何是擋不住的,唯今之計,只有提前棄城突圍了。”
孫策那個恨啊,只可惜咬碎了牙齒也沒有用,只得恨恨的下令突圍。
無可奈何下,孫策只得不捨的離開了大殿,匆匆的趕往了東城。
在那裡,近五千吳卒已經集結完畢,不少願意跟隨孫策的吳臣們,尚沒有趕到,但到了這個時候,孫策已顧不得他們,當即下令開啟城門,向著東面突圍。
當魏軍將戰旗,高高插在了北門城頭上時,孫策卻不敢做任何抵抗,率領著他殘存的五千兵馬,從東門灰溜溜的逃離。
此時大水淹城已有數日,水勢漸已稍退,東門因地勢稍高,水位連膝蓋都不到,只是頗為泥濘難行。
在夜色的掩護下,孫策帶著他五千驚慌的吳軍,在泥裡深一腳淺一腳的,拼命的向著東面前行。
陶商當然不可能就這麼輕易讓他逃走。
就在陶商率主力由北門而入之時,已下達了王令,命移於高地上的魏營,加強警戒,以防孫策棄城突圍。
孫策離城不足一里時,左右殺聲狂起,東營高地上的魏軍已是有所察覺,派出了兵馬前來攔截。
孫策也做好了被魏軍攔截的心理準備,當下不敢有絲毫停留,只顧狂抽馬鞭,拼命的奔行。
左右五千吳卒,也驚慌不已,如受驚的羔羊一般,奪路而逃。
附近的高地之上,數以千計的火把,已是高高燃起,將吳卒的身影照的清清楚楚,讓他們無處躲藏行跡。
東營高地,營門前,陶商已立馬橫刀,傲然而立。
看著出逃的吳軍,陶商笑了,口中冷冷道:“孫策,你果然想逃啊……”
陶商雖率軍趕往了北門,但卻推測到,孫策聞知北門失陷後,多半不敢再戰,會選擇第一時間棄城突圍。
故陶商在命樂毅,統率五萬大軍由北門入城這時,自己卻策馬飛奔,趕往了東營一線,以防孫策出逃。
眼前那惶惶而過的吳軍,正映證了他的推測。
嗵嗵嗵!
魏營中,戰鼓聲沖天而起,數以千計的魏軍將士,洶湧出營,向著吳軍撲去。
這若是放在尋常時候,陶商必將建業城圍成水洩不通,孫策就憑五千兵馬,作夢也別想逃出重圍。
然為了防止己軍被秦淮河水所淹,陶商在掘堤的同時,提前下令諸營移於高處,以避大水,這就使得建業四周,空檔大出。
根據陶商的原計劃,是要等大水退後,諸營從高地移下平地,繼續重圍建業,然後再大舉攻城,但今日跟孫尚香的賭約,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