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身段求救於陳博之,陳博之二話沒說,開出了藥方,新局長一看,治療霍亂的藥方竟是1茶匙食鹽加8茶匙糖,用過濾或煮沸的淨水配成一升溶液讓病人喝下即可對症。
局長不禁目瞪口呆,賠著笑臉說道:“博之兄不要開玩笑,現在救人是當務之急,您還是開藥方吧,否則老弟的烏紗帽不保啊。”
陳博之卻正色道:“醫者怎麼能拿病人和病情開玩笑呢,霍亂雖然是最恐怖的病,但也是最容易治癒的疾病。”說著,詳細地給局長講解了霍亂致病的原理。
局長這才心悅誠服地笑了,趕緊按陳博之給的措施和藥方照辦,很快遏制住了霍亂蔓延的趨勢。
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那時是計劃經濟,食鹽和糖是最緊缺的商品,要憑票證供應,病人實在太多,一時間鹽糖供應不上,救治工作一下子擱淺了起來。
死亡三十多人是件大事,而且人數還在增加,衛生部的官員也到了南莊,但鹽糖不是藥,面對短缺的情況同樣束手無策,趕緊向京城政府求援,那邊的回覆兩天內將物質送到,就這半天協調的工夫,已經有三人死亡。
人命關天,刻不容緩。領導們又想到了陳博之,陳博之想了想,說道:“有一個法子可以一試。”
領導忙問:“什麼法子?”
陳博之說:“用舊的木板尿桶煎水讓病人飲服。”
眾領導聽了都是一愣,衛生局長的汗都下來了,捅了捅陳博之:“老陳,咱能不能正經點,別信口胡說。”
當時,歐陽淵正在學校的組織下在醫院幫工,因和陳博之相熟,就在陳手下打下手,聽了這話,也覺得荒唐至極,心裡冷笑道,這老小子肯定是吃豬大腸吃多了,腦子被豬油糊住了,說的法子聞所未聞,簡直是胡說八道嘛。
陳博之卻一本正經地說:“我沒胡說,《本草綱目》卷三八上面有記載,用尿桶舊板煎水飲服,可治霍亂,你可以去翻書啊。”
時間緊迫,有法子總比沒法子好,雖然大家都是將信將疑,但還是按照陳博之說的去收集舊尿桶和宣傳去了。
其它的東西或許不好找,舊尿桶這玩意家家有,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思想,患者們開始行動起來,一時間,小鎮裡到處響起了劈木桶的聲音,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尿騷味。
令人神奇的事發生了,眾多患者開始止瀉止嘔,病情穩定了下來,霍亂疫情竟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二天後,鹽糖和抗生素等大批物質運來,小鎮再無一人死亡,大批的患者像重生似的有了生機。
危機過後,陳博之成了小鎮裡的活菩薩,每個人見到他態度恭敬,熱情萬分,比見了當官的還要尊敬。
歐陽淵也受到了震撼,心裡從不屑轉向了崇拜,在父親的帶領下,拜了陳博之為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