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之後,高展明成為本朝第二位連中三元的新科進士,風光無限,四方來賀。
殿試之後,更有相識宴、聞喜宴、燒尾宴等新科進士們的宴集,以便進士們相互認識。培養感情。高展明身為今科狀元,又是連中三元,自然是眾星捧月,他也想趁著這個機會多拓展人脈,然而他發現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
皇上當日明明對高展明的文章再三挑剔十分不滿意,當場另外九名進士都有目共睹。然而就當眾人以為高展明的殿試成績不盡如人意之時,卻又立刻得到訊息說是高展明被皇上欽點為狀元,三元及第。那些人起先想不明白,然而到底是考中進士的聰明人,這裡頭究竟是怎麼回事,略一推斷便有了大概:皇上並不喜歡高展明,卻迫於壓力,不得不欽點高展明中頭籌。哪裡來的壓力?誰敢給皇帝施壓?還能有誰?高家唄!
殿試都能這樣,先前的會試和鄉試,難道就不是這樣?怎麼可能呢!那高展明頭上的三元,肯定都是高家硬給他栽上去的!
好端端的一個科舉,大家都是寒窗苦讀數載甚至數十載才能高中,都是吃過大苦頭的。那高展明年紀輕輕,才剛剛十八歲,身上毛都還沒長全呢,又是錦衣玉食長大的,光是這些條件都夠令人嫉妒的了。高展明要是直接由門第蔭庇入士,就算封他個五六品的官位也都罷了,反正這事求也求不來,可偏偏高展明要來跟他們搶科舉。天底下沒門沒路的讀書人,一輩子的夢想不就是登科及第麼,就這,這些可惡的權貴子弟們還要來跟他們爭搶,想不恨都不成啊!
不過進士們畢竟又和高家宗學裡的子弟們不同。那些紈絝子弟,仗著自己家祖祖輩輩都是達官權貴,雖說高展明是高家子弟,可他畢竟沒了爹,娘又是個沒背景靠不住的,所以他們膽敢不把高展明放在眼裡,甚至對他欺壓打罵。可是進士們自己的腳跟還沒立穩,誰也不傻,就算對高家恨得咬牙切齒,也不會跟高展明過不去,表面上對他這個新科狀元還是客客氣氣奉承著的,一轉臉怎麼嚼他舌根子的都有,暗地裡給他下絆子的更不少。
高展明想籠絡眾人,但是主動往他身上貼的都是些阿諛奉承的小人,那些人恨不得伺候高展明穿衣脫靴,連他如廁的時候都要眼巴巴候在外頭給他遞廁紙,可是高展明心裡也知道,這些人就算有才幹,也是靠不住的小人,改明有機會了一定會將他踩到泥土裡去;而那些清高的,面上客氣禮待,背過身對他丟盡了白眼;還有些目光長遠的,也覺得高家的氣數未必還能夠撐得上多少年,就都避著高展明走,不願和他有過多牽扯。因此,高展明在進士的圈子裡混的並不太舒服。
且多接觸了幾次之後,高展明也漸漸發現,朝中權貴總說進士浮薄,固然有對門第出身的偏見在其中,卻也並不是全無道理的汙衊。
一些進士寒窗苦讀,一朝高中,立刻飄飄欲仙,不知自己姓甚名誰了,權貴的貴氣沒學到幾分,架子卻已端足了。可真是“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自然也有好的,可短短時間,那些好的未必肯與高展明深交。
這天晚上,高展明結束了一場新科進士的宴席,疲憊地回到府上,一進屋,屋裡伺候的婢女道:“少爺,今日有人送了信來給少爺,奴婢放在桌上了。”
高展明心不在焉地問道:“哪裡來的信?”他中了進士之後,四方來賀,這些時日,他在京外的那些他都不知道是誰的叔叔伯伯表叔表哥們已經送了無數道賀的信件和禮物來了。
婢女道:“奴婢也不知道。”
高展明道:“行了,我自己看,你去替我打水吧。”
婢女出了房間,高展明來到書桌前,卻見桌上果然靜靜地躺了一封信。出乎他的意料,這封信很是樸素,且沒有註明來信者何人。
他將信封一翻,只見封底寫著一個飄逸卻又j□j的“永”字。那日李景若離京前曾給他寫過一封信與他相約,也是在信封上寫下永字,難道這封信是李景若送來的?
高展明將信封撕開。
信上只有兩句詩:聞達之路唯文章以鑑,艱難之路唯勇者以行。
高展明想了想,笑了。小心將信疊好,收進了抽屜裡。
這些進士們沒逍遙幾日,戶部的安排便下來了,高展明被分配進了翰林院當翰林編修。
翰林院的官僚並無秩品,負責為皇上起草急詔兼撰擬詩文,是直接為天子服務。然而翰林院的官員地位雖高,受人尊重,手中卻無多大實權——翰林院相當於是天子的幕僚,就連天子都不得不被高家掣肘,天子的幕僚又能有多少施展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