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五十五章 埃及異動

將沐忠顯的命令傳達下去,很快,激昂的進攻號角響徹巴格達城外,已經在營地外列陣完畢的夏軍步兵踩著整齊的步伐,在密集的鼓點聲中向城牆推進。

「敵人發起進攻,射手火槍手速速上城牆迎敵,其餘人和我一起堵住城牆缺口!」

眼見夏軍發起進攻,土軍軍官紛紛下達應對命令,射手們再次回到城牆,等待著敵人進入射程範圍,巴格達的城牆上本來是有城防火炮的,但是在夏軍的猛烈炮擊之下,火炮被摧毀,守軍因此只能依靠弓弩火槍。

在己方火炮的掩護下,夏軍步兵很快推進到城牆底下,城牆上的射擊並沒有阻擋住他們的步伐,夏軍冒著從天而降的火力向城牆缺口發起衝鋒。

他們以擲彈兵為先鋒,將手榴彈擲入缺口後列陣的土軍軍陣之中,待手榴彈爆炸,將土軍軍陣炸得四分五裂之際,身材高大的擲彈兵吶喊著挺起步槍發起衝鋒,迎面撞上陷入混亂的土軍步兵。

緊接著,雙方展開慘烈廝殺,大量線列步兵緊隨其後,湧入城內參加戰鬥,而那些輕步兵登上廢墟形成的斜坡頂端後,徑直站在原地向戰團內的敵人射擊。

另一邊,在波斯僕從軍的協助下,一座座高大的攻城塔迎著土軍的射擊緩緩靠近城牆,在靠近城牆後,那被吊起來的吊橋猛地放下,重重砸在牆垛上,攻城塔內的步兵們隨即吶喊著衝上城牆,與城牆上的土軍廝殺。

面對躍入城牆的敵人,土軍紛紛拔出各自的近戰武器,其中部分土軍火槍手則是將早期插入式刺刀插在槍管內,將火繩槍變成一把短矛,與夏軍廝殺。

槍聲連綿,喊殺聲震天,經過不到一個小時的激戰,夏軍最先擊潰了城牆上的土軍,將他們趕下城牆,一些驚慌失措計程車兵甚至慌不擇路從城牆上跳下來,重重摔在地上化為一灘肉醬。

在城牆上的土軍被擊潰後,一部分夏軍追擊著離開城牆,加入城牆底下的戰團,一部分夏軍則是居高臨下地向底下的敵人開火,為友軍提供火力支援。

城牆被佔據,底下的土軍自然支撐不了多久,在夏軍的多方面打擊下,他們很快就擊潰了堵在缺口後面的奧斯曼守軍,在土軍驚慌失措的尖叫聲中,夏軍歡呼著踩著滿地的屍體攻入城內。

在夏軍入城後,部分巴格達居民在恐懼的驅使下,主動拿起武器與潰敗的土軍一同抵抗,巴格達帕夏穆斯塔法更是親自帶領著帕夏衛隊遊走在街道上,親自指揮城中殘軍依託地勢進行抵抗。

不過這並沒有什麼卵用,經過數個小時的激戰,夏軍最終還是攻克了巴格達重鎮,將整座城池置於控制之下。

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穆斯塔法帕夏帶領忠誠於他的衛隊向夏軍線列發起進攻,最終倒在了夏軍射來的密集彈幕之下。

……

巴格達陷落的訊息迅速傳遍整個伊拉克地區,並以伊拉克地區為中心,向整個奧斯曼帝國的東部邊疆擴散。

()訊息傳開,奧斯曼帝國的東部邊疆大為震動,那些臣服於帝國,但並不忠誠的地方部落和貴族們頓時產生了異心——他們之所以會臣服,還是被迫屈服在奧斯曼帝國的赫赫武功與之下,眼下帝國的軍事力量似乎正在走下坡路,他們又怎麼會繼續甘願臣服?

帝國治下的埃及行省便是其中的顯著例子。

埃及行省在被奧斯曼帝國征服之前屬於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統治,在帝國征服埃及以後,卻始終難以對這片地區取得完全控制,埃及行省一直處於半自治狀態。

帝國雖然向埃及派遣了帕夏進行管理,但他們並不懂埃及的語言,也不瞭解埃及的情況,因此任期極為短暫。

不僅如此,馬穆魯克制度在埃及推行數百年,根深蒂固,帝國無法對此進行改變,埃及總督為了能夠施行統治,只能與強有力的馬穆魯克首領合作,任命他們為貝伊和地方行政長官,但雙方還是經常產生摩擦衝突。

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帝國還能始終保持強勢,那麼馬穆魯克貝伊們尚且能夠保持對帝國的忠誠,但是帝國接連戰敗,無暇東顧,這便給了一些別有用心的馬穆魯克貝伊可乘之機。

埃及行省,開羅郊區的一座小莊園內。

「中國人攻克了伊拉克的首府巴格達,帝國對此卻無能為力,看來我們的機會已經到了。」

賽義德·阿里·優素福手裡拿著從東部送來的情報,面帶笑意地對自己的幾位信得過的馬穆魯克貝伊說道。

幾位貝伊在來之前都已經得知了巴格達被攻克的訊息,他們相互對視著,都對賽義德的話點了